文创
视觉前沿
  投稿:uban@foxmail.com

第十七届中国高等院校美术史学年会召开

iuben 网络整合 首页 > 艺术 > 深度艺术   添加收藏

2007年,中央美术学院人文学院与全国十余所高等院校和研究机构共同发起举办了首届“中国高等院校美术史学年会”。时隔十六年,2023年11月25至26日,“美术史再出发——第十七届中国高等院校美术史学年会”再次回到其发起地,在中央美术学院召开。这次会议围绕“美术史再出发”的主题,立足当下,着眼未来,对美术史学界既有的成果进行总结与反思,对美术史的重大问题进行再讨论,对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美术史学术体系进行思考与探索。

  当下的美术史研究以考古学、图像学等为支点,以现代技术为依托,对各种实证材料进行历史阐释,取得了显著的研究成果,为美育提供了可依循的历史叙事。本次会议采取征稿与约稿相结合的形式,在筹备阶段得到全国各大高校、研究机构、博物馆、美术馆的美术史研究者积极响应,共收到了投稿581篇,入选23篇。为期两天的会议在版块设计上突破了中西方美术史、艺术理论之间的界限,增强了跨学科与跨文化的交流互动。会议共分为八场,来自全国25所高校与博物馆的29位学者在会议中介绍自己的研究成果。

  在“美术史的‘宇宙’”专题中,北京大学唐宏峰围绕全景画在中国的传入,讨论了近代中国的宇宙观和媒介观念。复旦大学乔泓凯基于德国艺术史学家瓦尔堡的笔记材料,指出布鲁诺的学说与瓦尔堡的《记忆女神图集》之间的密切联系。北京电影学院陆骐围绕辽代庆陵人物壁画中的“生者形象”,讨论了10世纪后墓葬与石窟中的礼仪空间变革。

  在“艺术与精神”专题中,西南交通大学任平山通过文本与图像比对,识别并解读克孜尔123窟“采花人违王奉佛,得佛授记”图像。南通大学黄璜结合《大妙经》《大教王经》等经文,指出剑川石窟石钟寺第六窟的八大明王造像仪轨的来源。中央美术学院郑伊看从18世纪英国男性的斜倚肖像的流变出发,讨论18世纪英国社会围绕品味、身份和性别的文化冲突。东南大学赵丹坤围绕晚明建阳书坊所刊艳情小说及其插图,展现出晚明风月书籍的地域出版体系。

  “跨文化的视野”议题中,南京大学李牧梳理了北美中餐馆的发展历史,讨论了“中餐馆”主题艺术创作的动因、内在机制与历史脉络。北京大学董丽慧通过对比西语中“photography”概念史与中文“摄影”概念史,探寻近代视觉文化转型中的跨文化线索。澳门大学李伊晴探究了中国和印度尼西亚两国艺术交流的历史动因及外交意义。华东师范大学张艺静围绕“气韵”“气氛”等概念在海外汉学中的互释、会通与差异,探索其当代价值。

  视觉、图像与诠释仍然是年轻学者们热衷探讨的美术史研究方法。南京大学张柘潭通过图像比对,指出犍陀罗艺术中的人身双尾半神形象可以追溯至底格里斯河的冥界蛇神跨区域崇拜。中央美术学院于润生围绕《弗拉基米尔圣母像》,讨论圣像画具有的“复数特性”和“移动特性”。四川师范大学唐波结合“郑虔三绝”四则文献和历史背景,分析诗书画“三绝”在唐代走向整体合一的历史现象。南京大学李赵雪讨论了“文人画”绘画史的正统化以及战后美国的中国绘画研究等问题。山东工艺美术学院刘玉雪围绕帕卡尔国王从王到神的形象变化,揭示了两代国王如何通过视觉表现,构建帕卡尔家族的神圣王权。北京大学张敏基于威廉·考珀的素描稿与成稿之间的差异,讨论了《肌肉解剖图谱》的成书过程。中央美术学院刘晋晋结合文与图,探讨了睡狮形象在东西方文化的生成及演变。山东师范大学刘昌奇围绕语言与图式,纠正了以往学界对贡布里希《艺术与错觉》的固有印象。

  在“器·物·像”专题,广州美术学院刘騻分析了杜氏案的纹饰特征,进行图像溯源和器铭考证。复旦大学欧佳探讨了“大唐皇帝皇后供养”经幢构件中供养人的图像组合。湖北美术学院耿纪朋通过分析图像风格、发愿文字和功德主榜题身份,提出《魏文朗造像碑》为佛教化的道教造像碑。中央美术学院王瑀围绕明梁庄王墓出土的鹘捕鹅玉束带,分析其“春水玉”图像形式的渊源与变迁。

  “从形式出发”专题呈现了美术史学者们多元研究的成果。中央美术学院黄小峰围绕《闸口盘车图》中板瓦和文身等细节的画法,结合相关图像与文献,指出这幅画的工程制图性质及其官方色彩。北京大学徐紫迪聚焦《穆瓦特歇夫人》的裙摆细节,通过观察安格尔在多幅草图间的改动痕迹,讨论了画家的艺术创作理念。首都师范大学吴江从《自然哲学》出发,重新阐释了黑格尔的形式主义思想。

  “以作品为中心”专题中,中央美术学院张晨聚焦卡拉瓦乔的《美杜莎》,以“情动”为路径,串联起卡拉瓦乔艺术谱系中的各种“美杜莎”形象。天津博物馆张伟考证了现存两卷雍正内府《古玩图》的绘者及其艺术风格。中央美术学院赵力围绕《畅观楼修禊图》中时间、地点和题咏等关键信息,讨论了作品的创制背景及其影响。

  中央美术学院人文学院院长黄小峰总结指出,这些专题研讨既有对传统艺术研究对象如书画与雕塑的关注,也包括对摄影、小说插图、器物等多元化与跨学科的思考,既有对传统图像理论的反思与新释,也通过具体案例研究展示对图像的新观看方式,呈现出全球化的视野和跨文化的研究方法。

  站在新的历史节点,美术史学科面临着新的机遇与挑战,需要进一步推动学科发展,建构中国式的审美体系,为中国艺术未来发展提供方向。一方面,需要深入中国思想、文化与历史内部,把握中国传统艺术文化的特殊性,构建中国美术史学的自我体系;另一方面,不断加强美术史与历史、哲学、文学、社会学、人类学等学科间的互动交融,推进跨文化对话。与会学者也表示要始终抱持“再出发”的精神动力,坚持开放、多元、探索、创新的学术态度,在新的时代语境下继续探索新的道路与方法。大会同时宣布河南大学美术学院为第十八届全国高等院校美术史年会主办单位。


来源:阅读原文

TA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