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背景
在全球化城市发展的趋势下,我们追求的不仅仅是城市的物理空间设计,更多的是对于城市生活、文化、生态、健康和未来的思考。在快速发展的城市中,人们期待一种健康的生活方式——活力城市,将健康、运动和社区紧密结合,为城市生活注入新的力。
如今公园、绿道、运动场成为城市的新宠儿,绿色生态和运动设施的布局在快速的城市化进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他们为居民提供了锻炼身体的良好环境。在为城市居民提供锻炼身体场所的基础上,促进了社区之间的互动和交流。然而,公共设施已经越来越不能满足人们不断变化的动机和行为。运动是否还能成为实现个人成就感和社会凝聚力的场所?当城市成为运动器材,在既定空间中,通过互动和设施,人们会定义出何种专属于自己的运动?如今虚拟体育元素的融入为运动提供了更加丰富的形式,在此背景下,运动是更加趋向于个人,还是反而带来了更多汇聚集体的机会?如何营造出满足不同年龄段不同阶层人群在不同时段运动健康需求的全域活力城市?
设计类型
参赛者需根据城市特点,结合市民的休闲、运动和社交需求,充分利用城市公共空间,选取城市中可以激活公共活动的场所,打造满足现代人健康生活需求的活力中心。要求从多元复合功能设计、开放式公共空间、绿色环保理念、智能科技、艺术文化元素、社区参与、交通便利、灵活的空间规划、自然采光和通风以及人性化设计等方面的考虑,结合城市公共配套构筑物,为城市公共空间注入新的活力和意义,打造全时全龄全域的运动场所。
参赛者需要提出具体的设计方案,包括空间/城市板块布局、设施配置、基础流线、活动策划等,以提升公共空间的使用率和吸引力或者是城市布局板块之间的联系。同时还要参赛者融入建筑学思考,既要打破城市中公共空间的边界,又要将运动设施真正地融入到活力社区的生活中。
设计要点
以“健康·城市”为创作主题,关注健康、休闲、社会纽带以及城市环境,探讨运动在未来社区生活中的深度融合,通过空间设计、设施配置、装置互动、活动策划等,重新定义运动空间,为城市公共空间注入新的活力和意义,构想未来城市生活的不同场景。
1.设计鼓励参赛者基于自己对健康与城市的理解,探讨二者之间的关系,用恰当的建筑语言表达前沿的、独特的、明晰的创作理念。
2.参赛者应对传统运动空间的制度、形式再定义,以敏锐的洞察力,准确发现、把握当前城市健康生活中的突出问题,结合全龄段市民的休闲、运动、社交和精神需求,提出富有创造力的解决方案。
3.鼓励参赛者将新的城市科学、城市感知技术、大数据、人工智能、虚拟现实、增强现实等技术手段运用于设计中,构建未来健康城市生活场景。
4.鼓励设计能够注重生态环境、运用合理的技术手段,注重节约能源。参赛对象和要求
1.全国及境外高等学校建筑及相关专业全日制在校学生(包括本科生和研究生),提倡跨专业跨学科联合组队参赛。
2.参赛人以个人或小组为单位参加,成员1~4名。
3.每组可有不超过2名的指导教师。
※欢迎各有关高校师生踊跃参加。如有条件的院校可将此竞赛主题,纳入到高年级学生的课程作业或2024年毕业设计中,以提高本设计竞赛的整体水平。
成果呈现
1.每项参赛作品提供2张竖向、A1规格(宽594mm×高841mm)参赛图纸,图纸需裱于轻质展板上,图面表达方式不限。
2.内容能充分表达作品创作意图的总平面图及建筑平、立、剖面图、效果图、分析图等,500字左右的设计说明(组合于图面之中)。
3.每个方案应同时提交参赛者简历(格式自拟)和设计方案电子资料(300dpi以上)一份,以光盘形式随展板一同提交。
4.每项参赛作品图板背面右下角应注明参赛方案名称、参赛者单位、姓名、电话、邮编等联系方式以及指导老师的名称,并用深色不透明纸密封。
※参赛作品提交后一律不退,请参赛人自留备份,版权归主办方所有。参赛规则
1. 参赛者同意并遵守本竞赛通知的内容及竞赛规则,违反规则者将被取消竞赛资格,竞赛组委会拥有此次竞赛的最终解释权;
2. 电子图纸中不得出现任何有关参赛者姓名和其所在院校的文字或图案,不符合规定者将被取消参赛资格;
3. 竞赛组织方拥有参赛作品署名权以外的其它版权权利,包括但不限于发行权,展览权,信息网络传播权,出版权等,参赛者具有署名权;
4. 禁止一稿多投,所有参赛者需确保自己所提交的作品为原创且未参加过其他竞赛。参赛作品不得包含任何侵犯第三方知识产权的行为,如发生侵权行为,组织单位不承担由此引发的任何连带责任;
5. 各小组提交一组参赛作品,严禁出现重复提交现象。如若发现同一作品出现重复提交情况,组委会有权选择其中一组进行评审;
6. 每位参赛者不能报名多组参赛,参赛小组及具体成员信息以最终提交文件为准;
7. 本次竞赛评委不得作为参赛小组的指导老师。
奖项设置
一等奖1名,奖金100000元人民币,颁发证书;
二等奖4名,奖金各30000元人民币,颁发证书;
三等奖8名,奖金各10000元人民币,颁发证书;
优秀奖若干,奖金各1000元人民币,颁发证书;
优秀指导教师奖若干名,颁发证书。
※ 获奖作品由主办方颁发奖金和获奖证书,以上奖金均含税,所有获奖的学生通过面试后均可优先获得主办方实习或录用机会。时间安排
1.报名截止时间:2024年4月30日
扫描二维码或点击阅读原文即可完成报名
2.作品提交截止时间:2024年7月15日
参赛作品具体提交方式及地址,详见后续通知。
※ 欢迎各大高校以院系为单位或以个人、小组为单位的方式进行报名。参赛人必须按本通知时间要求填写参赛报名回执表,报名后应按时提交参赛方案。本次竞赛免交报名费。
评委阵容
第六届“中联杯”国际大学生建筑设计竞赛评选委员会由何镜堂、修龙、程泰宁、刘景樑、刘加平、孟建民、韩光宗、唐玉恩、张宇、陈雄、张利、孔宇航、李翔宁、仲德崑、魏春雨、王绍森等业内著名专家组成,何镜堂院士任评选委员会主任。
联系方式
中国建筑学会
联系人:冷亮
电话:010-88082223
邮箱:lengliang@chinaasc.org.cn
网址:http://zlb.chinaasc.org.cn
中国联合工程有限公司
联系人:沈翔 /王婧逸
电话:0571-88151958 / 0571-81185467
传真:0571-88138062
邮箱:cucup@chinacuc.com
地址:杭州市滨江区滨安路1060号人力资源部
邮政编码:310052
网址:http://www.chinacuc.com/
来源:阅读原文
TA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