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创
视觉前沿
  投稿:uban@foxmail.com

2023首届“天际航杯”建成遗产数字化与创新应用大赛

iuben 添加收藏

主办单位:新建筑杂志社

评展日期: 2038-01-19 11:14

投稿通道关闭


首届“天际航杯”建成遗产数字化与创新应用大赛以“传统的未来”为主题,旨在推动智能测绘、机器视觉、人工智能等数字化新技术在文化遗产保护利用中的普及应用,助力建成遗产的记录、研究、保护和利用方式的数字化转型升级,探索文化遗产旅游、传播等发展新模式,为我国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事业凝聚创新伟力!

01参赛对象

学生组:普通高校和职业院校的建筑类、历史学类、设计学类、文旅类、测绘类、计算机类等建成遗产数字化相关专业师生。

职业组:相关行业设计院所、研究机构、企事业单位等的工作人员。

本次大赛采取自由报名方式,以个人或团队形式参赛,每队成员不超过10人,指导老师不超过3人。

02竞赛内容

“天际航杯”建成遗产数字化与创新应用大赛旨在培养建成遗产相关青年学子和从业人员的数字意识,提升建成遗产数字化建模技术能力,以及相关数字技术在创新研究、虚拟修复、保护与活化中的运用水平。

参赛者可以结合历史建筑测绘、文化遗产保护设计等课程,或文化遗产保护规划和古建修复等实际项目,利用航空摄影测量、近景摄影测量、三维激光扫描、空间可视化等数字化技术手段,进行建成遗产地的测绘、空间信息建模及遗产信息记录分析;并基于建成遗产数字模型,结合相关理论和工具方法进行建成遗产的深度学习、数字技术赋能的遗产保护和应用场景开发等。

参赛作品中的建成遗产范围包括:各级各类文物建筑,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传统村落,历史文化街区,古文化遗址,古墓葬,近现代名人墓葬,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古代石刻,工程遗产,其他历史遗迹、历史风貌区、优秀历史建筑等。

赛道一主要工作流程示意图

赛道一:建成遗产空间信息数字化建模技术与应用

(1)赛道内容包括:1)建模:建成遗产实景三维精细化建模,包括建成遗产构件建模、模型与场景修饰;2)绘图:按竞赛要求在实景三维模型上完成测量(或可以选择根据全部构件建模导出),绘制平面图、立面图、剖面图图纸及分析图;3)可视化分析:包括建成遗产病害残损标记和说明、构件属性说明、剖面分析、淹没分析、天际线分析、视域分析等。

(2)赛道参赛数据:1)参赛者可选择在大赛组委会提供的建成遗产实景三维模型上,按竞赛要求,完成赛道竞赛内容及提交竞赛成果;2)参赛者可选择自发组织利用航空摄影测量、近景摄影测量、三维激光扫描等设备采集符合要求的建成遗产空间数据及生成实景三维模型(大赛组委会可提供自动建模服务),并在此模型上,按竞赛要求,完成赛道竞赛内容及提交竞赛成果。

(3)赛道技术支持:大赛组委会将向参赛单位提供赛项内容配套软件系统和技术培训服务。

赛道二:建成遗产数字化方法创新应用

(1)赛道内容:包括并不限于建成遗产空间信息测绘、虚拟复原、分析研究、保护、利用、设计、元宇宙应用等其中一个或多个环节的数字化创新应用(作品完成时间为近三年:2020.1.1至今)。

(2)参赛案例:由参赛者自行提供,并按大赛要求,提交报告、展板、视频等竞赛成果。

(3)赛道技术支持:大赛组委会将向参赛者推荐赛项内容相关的软件系统和技术咨询。

参赛者(个人/团队)可同时选择赛道一和赛道二参赛,也可选择任一赛道参赛。

03组委会与组织机构

1.大赛顾问:常青(中国科学院院士,《建筑遗产》和《Built Heritage》主编,同济大学教授、博导)

2.轮值主席:李晓峰(《新建筑》主编,华中科技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导)

3.评审委员会(按姓氏笔画排序):

马英华(中国古迹遗址保护协会数字遗产专业委员会秘书长、清华大学北京清城睿现数字科技研究院副院长)

邓非(武汉大学测绘学院教授、博导,武汉大学智能测绘研究中心主任)

李哲(天津大学建筑学院特聘研究员、博导,天津大学“建筑文化遗产传承信息技术”文化和旅游部重点实验室副主任)

李晓峰(《新建筑》主编,华中科技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导)

何捷(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建筑学院教授,“智慧城市与数字空间规划”特色学科方向联合负责人)

侯妙乐(北京建筑大学测绘与城市空间信息学院副院长、建筑遗产精细重建与健康监测北京市重点实验室主任、教授、博导)

党安荣(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教授、博导,清华大学人居环境信息实验室主任、清华大学国家文物局重点科研基地主任)

曹永康(上海交通大学设计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导,上海交大设计学院建筑文化遗产保护国际研究中心主任)

谭刚毅(《新建筑》副主编,华中科技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导)

4.学术顾问单位:中国建筑学会城乡建成遗产学术委员会、中国古迹遗址保护协会数字遗产专业委员会、湖北省历史建筑研究会

5.主办单位:新建筑杂志社

6.承办单位:武汉天际航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华中科技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

7.协办单位:自然资源部城市仿真重点实验室、武汉大学智能测绘研究中心

8.支持单位:中南建筑设计院股份有限公司、中信建筑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湖北省古建筑保护中心

9.支持媒体:《建筑遗产》《新建筑》《建筑学报》《建筑师》《时代建筑》《世界建筑》《南方建筑》《中国园林》《西部人居环境学刊》《华中建筑》《建筑评论》、设计物语、景观周、慧智观察……

10.组织委员会:由主办单位、承办单位相关负责人组成。组织委员会下设秘书处,负责大赛具体事项的推进和实施。

秘书处秘书长:

万谦(华中科技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副教授)

豆兰(武汉天际航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教育总监)

秘书处秘书:

余成勇(武汉天际航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文博总监)

陈国栋(华中科技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讲师)

赵爽(华中科技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团委书记)

秘书处学生团队:华中科技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团委A+U基地

秘书处办公地点:

建成遗产数字化技术实验室(华中科技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与武汉天际航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共建)

04奖项设置

大赛组委会向所有获奖者所属单位提供以下软件一年使用授权:天际航图像快速建模软件DP-Modeler一套、天际航三维可视化分析应用软件3DVaaS一套。

06成果提交与评审规则

1. 赛道一成果形式要求与评审规则

详见竞赛通知附件“赛道一 技术规程”(大赛官网可下载)。

2. 赛道二成果形式要求与评审规则

(1)赛道二成果形式要求:提交成果报告、展板、视频(均为电子文件、不需纸版实体材料)。

1)成果报告:由参赛选手自行选择工具完成赛项内容,按“成果报告模板”撰写成果报告并以WORD和PDF格式上传至竞赛平台指定位置;命名形式:TJH+各组编号+成果名称。

2)展板:0号图纸(841mm×1189mm)1-4张,竖向排版,分辨率为300dpi,JPG格式,每张图的文件大小不超过100M(按“展板模板”),命名形式:TJH+各组编号+成果名称+展板页。

3)成果简介视频:参赛者需提供视频对比赛过程、作品成果等进行总览介绍;组委会将在大赛官网上发布入围作品的展板和简介视频,供公众投票评选。视频时长不超过3分钟;格式为MP4;命名形式:TJH+各组编号+成果名称;视频比例统一为16:9;配音、字幕等剪辑效果不作要求。

(2)赛道二评审规则:评审根据创新性、价值、技术、成果和公众投票五方面加权综合评分,总分按百分制。各部分如下所示。

1)创新性(占30%):工作与成果的创新性;

2)价值分(占20%):对建成遗产保护利用发展的价值与意义;

3)技术分(占25%):技术含量与难度;

4)成果分(占20%):成果效果评价,质量、完整性、规范性等方面;

5)公众投票分(占5%):公众网络投票,根据投票结果评分。


07报名与联系方式


报名二维码:

请扫码“报名二维码”,于2023年8月31日前,提交大赛报名表。

 

大赛官方网站:JCYC.dp360.com.cn

大赛官方微信公众号、视频号:建成遗产数字化

咨询电话:陈老师 



本文来源:阅读原文

TAG: 天际航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