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现
视觉之美
   文创产业分享,赛事征集!

2025“繁星设计奖”竞赛

级别 : 国际赛    关注 : 2.01K+     首页 > 大赛 > 综合文创

1、竞赛定位
在北纬45度创新设计与教育联盟(NLD&E 45)的发起与推动下,2025首届“繁星设计奖”正式启动。本奖项以“繁星”为核心意象,寓意每一件设计作品皆如独立星光般兼具独特性与希望感,通过创意汇聚形成照亮未来的璀璨力量,致力于成为全球设计领域兼具影响力与创新性的专业赛事。
获奖优秀作品将获得专项奖金资助、入选“繁星设计展”全球巡展资格、对接产学研合作资源等多重支持,助力创意从概念走向实践,推动全球设计教育与研究范式的革新升级。
2、竞赛主题
本届赛事以 “多元·联结·创新” 为价值引领,发布 “design N|Numerous· Nexus·Novus” 核心竞赛主题。design N倡导将设计置于“环境-社会-经济”三维发展框架的交汇点,打破领域壁垒,推进跨学科、跨产业的创新协作。
赛事聚焦四大关键方向:
气候适应(应对气候变化的设计解决方案)
文化传承(探索文化遗产的当代表达与活化)
循环再生(构建全生命周期的循环设计体系)
生态智能(融合智能技术与生态保护理念)
诚邀全球设计教育领域从业者与学习者、产业界设计人员及独立创作者,以系统性思维整合前沿技术,通过跨学科协作应对当前环境与社会面临的核心挑战。
赛事鼓励参赛者在产品设计、数智媒介、建筑环境等领域,采用可持续设计策略,融合生态修复目标与人文关怀需求,探索文化遗产等的创新表达形式,提出可度量、可验证、可扩展的解决方案,确保作品同时具备环境效益、经济价值与社会意义,以多元视角联结全球设计力量,共同塑造可持续发展的未来图景。
3、参赛相关事宜
(一)参赛对象
面向全球范围,凡从事设计领域相关工作或学习的个人与团队均可参与,具体包括:
1. 设计类院校在校生(本科、硕士、博士阶段);
2. 设计行业从业者(企业设计师、设计机构人员等);
3. 独立设计创作者(非机构任职的自由设计师、创意工作者等);
注:团队参赛人数不限,需明确核心负责人及成员分工。
(二)分类赛道及要求
1. 空间设计类
聚焦城乡景观、建筑空间等领域,要求参赛作品实践系统性可持续设计策略。需围绕 “气候适应、文化传承、循环再生、生态智能”四大方向,通过跨学科协作,提出可量化、可验证的设计方案。方案可覆盖从宏观规划到微观介入的全维度,兼顾生态系统韧性与社会包容性,实现“重塑环境共生系统”的核心目标。
2. 产品设计类
鼓励参赛者在实体产品与服务系统设计中构建多元联结,一方面融合传统工艺与现代功能,另一方面关注弱势群体需求,开发低成本、易操作的适需方案。作品可以“循环”与“近零碳”为创新核心,构建贯穿“材料选择—生产制造—使用体验—维护升级—回收再生”的全生命周期设计体系,减少产品全流程的资源消耗与环境影响,同时保障产品的实用性与人文温度。
3. 数智媒介类
围绕数字媒体艺术与技术应用展开,要求作品以数据智能、沉浸交互为核心手段,提升环境绩效与公共传播效果。探索实现“技术—自然—社区”的深度联结,打造多感官融合的数字体验。倡导突破传统技术边界,注重促进公众参与,并探索“虚拟空间与实体场景”的协同创新,为环境与社会问题提供数字化解决方案。
(三)作品要求
1. 图纸作品
格式规范:支持JPG、PNG、PDF格式,单个文件大小不超过50MB,分辨率不低于300dpi(保证印刷与展示清晰度)。
提交内容:需包含完整设计呈现,根据赛道类型提供核心图纸(如空间设计类需含平面图、立面图、效果图、分析图;产品设计类需含外观图、结构图、使用场景图等);可附加文字说明(建议500字以内,简述设计理念、创新点及实施路径),确保作品逻辑完整、信息可理解。
2. 视频作品
格式规范:仅接受MP4格式,分辨率不低于1920×1080(1080p),时长严格控制在1-5分钟(超时作品将视为无效),文件大小不超过800MB。
提交内容:需包含设计理念阐述、作品完整展示及核心功能演示。画面需保持稳定清晰,音频无杂音、音量适中,禁止出现水印、个人/机构署名、联系方式及其他无关标识。
特别说明:若视频中使用背景音乐、素材片段,需确保已获得合法授权,并在提交材料的“附件说明”中注明素材名称、来源及授权证明,未标注或侵权作品将取消参赛资格。
3. VR/AR/MR交互作品
提交内容:
① 演示录屏视频:需符合本通知“2.视频作品”的格式与内容要求,重点展示交互逻辑与核心功能;
② 可执行程序:提供Windows系统可运行文件(.exe格式)或Android 移动端安装包(.apk 格式),若需特定插件支持,需一并打包并说明;
③ 运行说明文档:以PDF或TXT格式提交,内容需包含运行环境配置、硬件要求、详细操作指引及常见问题解决方案。
特别说明:作品需保证基本可运行性与稳定性,主办方有权在评审阶段进行现场测试或线上演示,无法正常运行的作品将视为无效参赛。
(四)其他规定
为保障赛事专业性、公平性与合规性,所有提交作品须严格遵守以下规定,违规作品将直接取消参赛资格:
1. 不得包含宗教符号、政治敏感话题及违反国家法律法规的内容;
2. 严禁抄袭、盗用他人作品或使用未经授权的设计方案、素材(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代码、模型等);
3. 作品图纸和视频中不得添加水印、个人/机构署名、联系方式等作者信息;
4. 若使用AIGC(人工智能生成内容,如AI绘图、AI文案、AI模型等),需在“作品说明”中明确标注AIGC的使用模块及占比,未标注视为违规;
5. 严禁出现低俗、暴力、性别歧视、地域歧视等违背公序良俗的内容,不得传播负面价值观。
4、竞赛日程
5、竞赛奖励
(一)评审标准
奖项评审围绕四大核心维度展开:创新性(突破传统设计范式,探索前沿理念与技术应用)、实用性(贴合实际需求,具备落地转化潜力)、社会价值(关注人文关怀、公平包容与公共利益)、可持续性(响应生态保护,践行低碳循环理念)。
(二)奖项设置
本届赛事奖项分为 “专业奖项” “导师奖” “组织奖” 三大类别,所有奖励均需符合赛事规定与相关法律法规,具体如下:
1. 专业奖项(分赛道评选,每个赛道23席)
2. 导师奖
指导作品获得金奖、银奖的核心导师(每部获奖作品限1名导师),颁发“优秀导师奖”证书+定制导师徽标,优先受邀担任下一届“繁星设计奖”评审专家或赛事导师嘉宾,获得联盟年度设计教育论坛参会资格。
3. 组织奖
组织参赛作品数量≥20件的院校/机构,或为赛事提供核心支持的合作单位,颁发“优秀组织单位”奖牌+证书,优先获得下一届赛事合作资格,优先获得“繁星设计展”联合策划权。
6、赛事组织
主办单位
北纬45度创新设计与教育联盟
哈尔滨工业大学建筑与设计学院
都灵理工大学建筑与设计学院
格拉斯哥美术学院创新技术学院
支持单位(排名不分先后)
法国南特大学大西洋设计学院
英国创意大学创新与创意学院
清华大学建筑学院
东南大学建筑学院
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
天津大学建筑学院
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
重庆大学建筑城规学院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建筑学院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
中央美术学院建筑学院
中央美术学院设计学院
中国美术学院视觉传播学院
北京科技大学智能科学与技术学院
香港理工大学设计学院
江南大学设计学院
广州美术学院工业设计学院
厦门大学创意与创新学院
哈尔滨工业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
哈尔滨工业大学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Cumulus国际艺术与教育联盟(邀请中)
意大利米兰理工大学设计学院(邀请中)
西班牙塞维利亚大学建筑学院(邀请中)
意大利比萨大学土木工程学院(邀请中)
西班牙加泰罗尼亚理工大学建筑学院(邀请中)
NLD&E45坚信“设计是改变世界的工具,创新是推动发展的动力”。

诚邀全球设计人才参与“繁星设计奖”,以创意为星,汇聚全球智识,用设计之力回应时代挑战,共赴可持续未来!



TAG:

大赛奖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