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创
视觉前沿
  投稿:uban@foxmail.com

第六届北大、清华、南大三校艺术学博士生论坛

iuben 网络整合 首页 > 资讯 > 活动会议   收藏此文

2024年5月18日至19日,第六届北大、清华、南大三校艺术学博士生论坛于清华大学美术学院A301报告厅举行。本届论坛由清华大学美术学院主办,以“跨媒介叙事”为主题,旨在促进三校学术交流,提升艺术学人才培养质量。


开幕式

/PART1

图片

刘平主持


论坛开幕式由清华大学美术学院艺术史论系副主任刘平主持,南京大学艺术学院副院长赵奎英、北京大学艺术学院副院长李洋、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副院长方晓风先后致辞。


图片

赵奎英致辞


赵奎英代表南京大学艺术学院对本次论坛的顺利召开表示祝贺。她指出,本次论坛主题是“跨媒介叙事”,无论是“叙事”还是“跨媒介”都是当前学术研究的热点和前沿话题。正因为“叙事”非常普遍地存在于各个领域,“跨媒介”也就成了自然而然的现象。“跨媒介叙事”具有天然的粘合性,同时也有非常广阔的研究空间。


图片

李洋致辞


李洋认为自上世纪90年代开始,哲学、社会学、艺术史和媒介理论等领域都发生了“物质转向”。这些转向引导着我们重新理解物质,重新理解思想者、艺术家与物之间的关系。“跨媒介叙事”这个主题帮助我们突破了过往以单一媒介进行创作和思考的固有局限,特别是数字图像的兴起,为跨越媒介和超越媒介提供了一种新的可能性。


图片

方晓风致辞


方晓风希望大家在参加博士论坛的过程中逐渐明晰学术研究和学术讨论的严格性和规范性。他表示“跨媒介叙事”是一个新的概念,可能意味着某种研究范式的转变,而“范式”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一个学科的研究方向、内容和方法。当然,研究对象的变化也会影响研究范式上的转变和突破,研究内容不同、切入的角度也会不同,方法也会随之改变。


主旨演讲

/PART2


论坛伊始,北京大学艺术学院教授李洋、南京大学艺术学院教授赵奎英、北京大学艺术学院研究员董丽慧、南京大学艺术学院副教授高薪围绕论坛主题分别发表了主旨演讲。本场活动由清华大学美术学院艺术史论系主任陈岸瑛主持。


图片

李洋作主旨演讲


李洋以《数字图像的媒介不纯性:从光学图像到生成图像》为题,从“工业图像”出发分析了技术图像的根本问题不是原作与复制品的问题,而是图像从艺术史研究中逐渐独立的问题。他运用两种物质来定义数字图像媒介属性:硒和硅,对这两种物质的研究奠定了数字图像技术的出现,即从光学成像到生成图像的转变。他提出数字图像的三个特性,回应了数字图像的物质性如何为艺术通过图像实现创造与反抗的问题。数字图像是从投影图像到屏幕图像的过渡中产⽣的,具有合成性、反馈性和随机性,正是布朗运动提出的量子层面的随机性使艺术能够在封闭的计算系统中合成与反馈,产生创造与反抗的可能。


图片

赵奎英作主旨演讲


赵奎英以《当代跨媒介艺术的感知与存在方式革命》为题,分析了当代跨媒介艺术的概念,指出当代跨媒介艺术在审美感知与存在方式上有两个根本特征,即“复杂共感知”和“具身空时性”,二者不仅与当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有关,而且具有后现代的哲学文化基础和深层的存在论依据,对重建艺术、人性与世界的存在统一性、浑整性具有独特价值。需要强调的是,产生于后现代语境中的跨媒介艺术并不致力于创造理想的、幻觉的统一性、总体性,而是指向更为现实的、真实的多元共生性。


图片

董丽慧作主旨演讲


董丽慧以《有无:当代艺术的跨媒介方式与本质》为题,以约翰·凯奇的《剧场片段1号》和《4分33秒》为例介绍了当代艺术“跨媒介”的两种创作方式:一是多种艺术媒介并置的、纷繁喧闹的“有的艺术”;二是完全取消传统艺术媒介的、“沉默”的“无的艺术”。在此基础上,董丽慧指出了当代艺术“跨媒介”的三个本质:从艺术形式看,当代艺术的“跨媒介”是对现代形式主义的超越,试图抵达的是超越艺术形式的心灵秩序,是艺术形式以及形式赖以依存的媒介的有无相生、色空无异;从出发点看,是对“劣势”文化身份的超越,达成的是更广大群体和受众的各取所需、多元共生;从落脚点看,是尝试跳出现实非此即彼的两难选择,探索重回自然本性的“第三条道路”。


图片

高薪作主旨演讲

高薪以《“格物致知”与“气韵生动”——在图像符号学和图像诗学之间》为题,通过具体回溯从阿尔贝蒂到普桑的图像制作史和理论,指出图像作为话语可知的一面与图像作为表达可感的一面。她强调,如果说图像作为文本和话语总是浸透着一个世代的基本信条和法则,那作品可感的一面就是这一信条和法则在历史上每一个后来者的情感和信仰系统中内化的实现。在一种身体面向作为媒介-技术物的作品的敞开与重新装配中,作品召唤观者进行一种感性的劳作,从而实现意义和信念的再生产。这也启发我们,正是在对指意活动、表达活动和观看事件的同等关注中,艺术研究彰显出其与一切以文本为起点的研究的不同。在图像和语言的关联中研究图像的方法,如果它只是在语义或符号层面上运作——即作为一个象征,那都将是不完整的,因为其为支撑结果所错失的,恰恰是表达事件,后者涉及的是此时此地的观看行为本身及其所产生的无尽潜能。


博士生论坛

/PART3


第一场论坛


第一场论坛由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博士生邹海萍主持,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教授张敢、北京大学艺术学院研究员唐宏峰任评议嘉宾。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博士生吴振宇、北京大学艺术学院博士生王欣萌、南京大学艺术学院博士生武超、南京大学艺术学院博士生孔佑文依次发表主旨演讲。


图片

自左上至右下:吴振宇、王欣萌、武超、孔佑文

吴振宇以《巴赫金的离心力:一种解读老勃鲁盖尔密集画的独特面向》为题,运用米哈伊尔·巴赫金的“离心力”理论及其发明的“物质—下体”“筵席形象”“民间笑文化”术语来解读16世纪欧洲风俗画家老彼得·布鲁盖尔的三幅密集画,为图像的文化分析提供了一种来自巴赫金的视角。

王欣萌以《艺术史家的摄影之眼:沃尔夫林美术史研究的摄影意识》为题,在艺术史的摄影接受史语境中考察了沃尔夫林在艺术史研究中的摄影意识,并指出这种基于摄影照片的系统性描述体系,为艺术史学科建立了一定的美学标准和视觉标准。

武超以《论文字画/图画文字的“观—念”叙事:兼论“象言”文本及其历史象征》为题,通过对前文字时代的文字画/图画文字的分析,完成了对“视觉名称”这一概念及其象征逻辑的阐发,指出汉字的文本是视觉中心的事件性叙事单元和语言的联合,汉字的“象言”式文本是独特而伟大的“世界散文”式的综合媒介。汉字文明以视觉为中心的“观—念”叙事和象征历史体现了和西方语音中心主义逻各斯完全不同的精神景象与“世界风格”,更体现了作为文化与文明主体的差异化历史象征。

孔佑文以《文字、题铭与插图:迈耶·夏皮罗论图文的异质关系》为题,介绍了迈耶·夏皮罗以中世纪圣经手抄本中的插图和题铭为对象,将语言(尤其是文字)与图像看作异质的符号系统,并追问了两者之间外部并存与内在意义转化的双重关系,由此指出图文关系不仅存在于跨媒介艺术之中,甚至已经成为“艺术”自身的内置属性与意义机制,“艺术”在语图各自内置的话语性与图形性因素中经过角力与制衡,进而生成丰富的意义。

图片

图左起:邹海萍、唐宏峰、张敢



第二场论坛

第二场论坛由北京大学艺术学院博士生王欣萌主持,南京大学艺术学院副教授高薪、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副教授刘平任评议嘉宾。北京大学哲学系博士生孔祥劼、南京大学艺术学院博士生顾唯佳、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博士生邹海萍、清华大学人文学院出土文献研究与保护中心博士生王晨依次发表主旨演讲。

图片

自左上至右下:孔祥劼、顾唯佳、邹海萍、王晨

孔祥劼以《绘画的逻各斯:艺术哲学视角下的塞尚研究》为题,从艺术哲学角度分析了塞尚绘画中的视看活动和色彩逻辑、构图和整全世界及其所反映的塞尚对生命体验的独特表达,强调了绘画有自己的逻各斯,即一种来自于视看经验中的内在逻辑和系统法则。

顾唯佳以《艺术符号学视域下图像非模仿因素的叙事潜能》为题,通过分析以文本为基础的叙事性图像的“非模仿因素”的叙事潜能,展现了图像媒介在叙事方面的独特性,特别是将图像看作带有意义的符号系统,并通过赋予接受者以图像阐释权力,使图像成为既能与语词文本对话、又自成一体的意义世界。

邹海萍以《新构“图像正统”谱系:从“宋宣祖坐像”看宋帝王祖宗奉祀的道化倾向及秩序重塑》为题,以图解“宋宣祖坐像”为线索,考察并揭示了图像背后的文化意义,指出“宋宣祖坐像”兼具祖宗尊像与道教偶像特质,反映了以真宗为代表的宋代皇帝通过重构道教仙神系统,将祖宗崇奉置于道教礼仪次序中,借助道教新辟“君权神授”的视觉通道和图像谱系,实现对外宣示王朝“正统”,对内稳定统治秩序的目的。

王晨以《文本与图像之间的赵岐“寿藏”研究:一种虚实之间生死观的建构与阐释》为题,通过借鉴赵岐的著述文本试图还原“寿藏”图像的构图样式、设置意图及其视觉装饰艺术背后的思想性,指出赵岐“寿藏”设置反映了重构交往史的构图样式与视觉表达,与著述文本共同寄寓独特的理想信念,表达了关联古今与观者的沟通意图,为理解墓葬艺术提供了一种新的理解路径。

图片

图左起:王欣萌、高薪、刘平



第三场论坛

第三场论坛由南京大学艺术学院博士生孔佑文主持,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教授陈岸瑛、副教授郭秋惠任评议嘉宾。北京大学艺术学院博士生叶子、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博士生黄庆圆、南京大学艺术学院博士生原天羽、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博士生杜心恬依次发表主旨演讲。

图片

自左上至右下:叶子、黄庆圆、原天羽、杜心恬

叶子以《清代曲牌体红楼戏与经典戏曲之“互文性”研究》为题,通过分析清代曲牌体红楼戏和经典戏曲在填词选调、主旨立意上的“互文性”关系,指出清代曲牌体红楼戏对作为意义聚合体的《红楼梦》小说进行了反向还原,是戏曲文学史的守成而非开拓之作,但同时也为我们研究小说《红楼梦》的传播、接受和阐释提供了一种重要参考。

黄庆圆以《屋脊上的戏台:佛山祖庙瓦脊陶塑群像装饰研究》为题,探讨了佛山祖庙瓦脊陶塑群像作为一种总体艺术是如何将雕塑、陶艺、建筑装饰以及戏剧元素巧妙地结合起来的,同时剖析了其在佛山祖庙建筑的空间叙事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该研究强调了跨媒介叙事对提升文化表达复杂性和深度的重要性。

原天羽以《隐现的吴中山水记忆:明初沐氏族属的书画雅好与赏鉴交游》为题,从文献材料入手,考察了明初沐氏族属的诗文书画交游,着重探讨了沐昂、沐璘的书画赏鉴雅事及其与当时文人名流的诗画往来交游之事,揭示了沐氏族属在文人画上的审美趣味与偏好。

杜心恬以《“画意”与“真山”:张南垣造园叠山中太湖山水的再现》为题,从人物史实、技艺家传、造园案例以及叠山艺术四个方面对张南垣造园中“画意”与“真山”的具体指向性进行了分析,揭示出张南垣造园叠山技艺取法于太湖山水的可能性。在此基础上也进一步展开了对“绘画”、“真山”与“园林”三者之间关系的讨论,指出作为真实世界里的“山”与文人理想世界中的“山”相呼应,最终演变成为太湖“画意”的原型,这也为张南垣造园的时代奠定了基础。

图片

图左起:孔佑文、陈岸瑛、郭秋惠



第四场论坛


第四场论坛由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博士生黄庆圆主持,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副教授王小茉、刘平任评议嘉宾。南京大学全球人文研究院博士生刘畅、南京大学艺术学院博士生麻娴、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博士生王佳倩、黄浩立依次发表主旨演讲。


图片

自左上至右下:刘畅、麻娴、王佳倩、黄浩立

刘畅以《物何以言说:论当代剧场中“物”的跨媒介叙事》为题,展现了中国当代剧场中的“物”从有用性走向物质性、符号性、叙事性的过程,强调了“物”在艺术作品中存在的可能性以及舞台艺术跨媒介叙事的可能性。

麻娴以《博物馆的叙事变迁:以湖南省博物院藏马王堆T型帛画为例》为题,以T型帛画的博物馆叙事为例,探讨了博物馆在文本、声音等传统叙事方式以及在实体空间、赛博空间等维度的跨媒介表现形式,展现出博物馆从公共空间到私人空间的发展趋势,体现了现代博物馆叙事的多样性和发展演变过程。

王佳倩以《跨文化交流的视野下博物馆理念在中国的传播历程》为题,梳理了中国博物馆理念自清末至新中国时期的传播历程,分析了世界领域博物馆革命与中国三次博物馆建设高峰期的关联,探讨了社会功用角度下的博物馆建设理念的传播与变迁。

黄浩立以《虚拟关系、数据主义与参与限度:“地理媒介”概念下公共艺术的经验视角》为题,从“地理媒介”概念出发,讨论了数字技术生产下公共艺术与地理之间虚拟关系性的重建,并通过对数据主义的反思以及公共参与限度的思考,以期回应数字时代的全球南方问题,如社会公众参与困境、数据主义过剩的虚无主义问题等。

图片

图左起:黄庆圆、王小茉、刘平



主办单位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


协办单位

北京大学艺术学院

南京大学艺术学院


学术委员会

周宪,何成洲,彭锋,张敢,赵奎英,陈岸瑛,李洋,周计武,唐宏峰,刘平



来源:阅读原文

TA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