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期刊简介
《国际纺织导报》(Melliand China)创刊于1973年,曾用名《国外纺织品动态》,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主管、东华大学主办,本刊收录于中国学术期刊(网络版)、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超星期刊域出版平台、长江文库数据库、CACJ-入库(武大版应用核心2023版),本刊入选“中国科技期刊卓越行动计划二期”集群(集团)化试点项目、中国高校科技期刊与中国工程院刊集群创始成员刊、RCCSE中文学术期刊,本刊荣获第五届上海市高校科技期刊案例库特色科技期刊。
《国际纺织导报》聚焦国际前沿领域的纺织工程、纤维材料、纺织机械及服装工程等工程科技研究与实践,亦关注智能穿戴设计、服装科技与时尚设计、产品服务设计、时尚空间设计、数智媒体设计等创新设计领域,主要刊登相关科技成果、学术论文、设计作品、专家访谈成果,传递技术快报、展会追踪、政策解读等前沿资讯,发布企业需求、技术对接等产教融合服务,开设工程科技、创新设计、前沿动态、产业服务等栏目。
《国际纺织导报》依托东华大学纺织与时尚学科群优势,旨在为研究人员与行业机构提供知识交流的一流平台,并鼓励研究成果对纺织产业与设计实践的积极影响,促进学术界和产业界专业人员之间的知识转移,持续为中国纺织与设计行业注入创新动能。
二、常设栏目
栏目Ⅰ:工程科技
栏目聚焦纺织学科核心技术突破与工程创新,致力于推动行业技术进步与产业升级。本栏目系统性地涵盖新型材料研发、智能制造技术升级、产业管理创新等关键领域,通过深入的技术解析与工艺优化实践,为纺织行业的技术迭代与工艺革新提供专业支持。栏目下设四大核心主题:
纺织工程:重点研究智能制造技术、生态染整工艺、软物质科学及新材料创新;
纤维材料:探索高性能与复合纤维、功能纤维绿色制造、智能纤维先端应用;
纺织机械:专注高端特种纺织装备、智能检测控制、先进成型技术、纺织智能制造系统;
服装工程:研究高性能服装开发、人体工效学、服装敏捷制造技术服务。
栏目Ⅱ:时尚设计
本栏目致力于构建工程科技与艺术设计的学科交叉平台,以创新设计思维推动纺织及时尚产业的转型升级。本栏目立足国际视野,聚焦设计创新与科技融合的最新发展,为读者呈现前沿设计理念与实践成果。栏目下设两大核心板块:
理论方法:深入探讨智能穿戴设计、服装科技与时尚设计、产品服务设计、时尚空间设计、数智媒体设计等领域的理论突破与方法革新,为产业提供前瞻性的学术支持。
设计案例:精选全球范围内具有代表性的设计案例与学术专著,通过专业解析、深度书评及名家访谈等形式,多维度展现工程技术、时尚设计与文化传承的有机融合,揭示设计在提升产品价值、优化用户体验方面的关键作用。
栏目Ⅲ:前沿动态
本栏目致力于实时追踪全球纺织科技与设计领域的最新进展,通过精准的信息筛选与深度分析,为读者提供前沿、权威的行业洞察,助力打造全球化纺织科技视野。本栏目聚焦科技创新、产业变革与市场趋势,旨在成为纺织从业者、科研人员及企业决策者的重要参考来源。下设两大主题板块:
前沿资讯:以快、准、精为特色,涵盖全球纺织新材料、智能制造、绿色技术等领域的研发动态,同步报道国际展会热点及政策标准更新,帮助读者把握行业风向标。
专题专栏:围绕一个重大行业议题展开深度探讨,如可持续纺织、智能可穿戴技术或数字化生产转型等,特邀权威专家解读技术突破、市场趋势与未来挑战,提供多角度的战略思考。
栏目Ⅳ:产业服务
本栏目以“产学研连线”为立足点,致力于搭建纺织与设计领域的产业协作桥梁,推动技术创新与商业应用的高效融合。本栏目承接商务合作与广告咨询,为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科研机构及设计团队提供全方位支持,助力构建开放协同的产业生态。核心内容包括:
企业需求发布:精准对接产业痛点与科研资源,促进技术合作与成果转化;
技术对接案例解析:分享成功合作模式,为行业提供可借鉴的实践经验;
企业信息推广:展示创新产品、技术及服务,扩大行业影响力。
三、来稿要求
稿件要求本刊来稿务求主题鲜明、观点新颖、论据可靠、语言精练,遵守相关政策法规要求,确保作品原创性。文章应针对具体问题或案例进行深度分析,切忌空泛议论。稿件要求图文并茂,篇幅原则上6000字以上,且为作者原创未公开发表、无知识产权争议,并符合学术规范。
四、重要声明
1.文稿著作权属于作者,文责自负。本刊保留对稿件的删改权,编辑有权对来稿作文字技术性修改、删节,作者如有特别要求请务必在投稿时明确提出。
2.审稿为2个月,过审者将由本刊编辑联系通知,未通过者,限于人力将不予通知。投稿后2个月未见用稿通知,作者可自行处理。在此期间,请勿一稿多投。
3.对于审查通过的稿件,本刊除拥有纸质期刊发表权之外,亦同时拥有该稿件在本刊公众号和合作网络平台上发表的权利。投稿作者如有异议,请提前声明。
4.为保证稿件流转有序,所有投稿均请发至本刊唯一投稿平台,请勿提交个人。
5.文章引用已发表的文字和图片必须标明出处,使用未发表的图片需得到相应使用授权。
6.对有剽窃或抄袭行为者,本刊保留追究由此引起的法律、经济责任的权利。
五、投稿联系
联系地址:上海市延安西路1882号 东华大学第三教学楼15楼
联系电话:021-62373227;021-62378370
电子邮箱: mc@dhu.edu.cn
投稿平台:http://gfzb.cbpt.cnki.net
本刊诚挚欢迎国内外专家学者投稿,同时接受企业推广与合作咨询,有意者请来电、来函或邮件联系。
来源: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