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现
视觉之美
   文创产业分享,赛事征集!

印象·嘉庚|2025年大学生嘉庚主题文化创意比赛

级别 : 全国赛    关注 : 1.58K+     首页 > 大赛 > 文化创意

在文化自信建设的时代浪潮下,文创产业蓬勃发展,成为传承与创新文化的重要力量。作为厦门的文化亮点之一,“嘉庚文化”以其独特魅力和深厚内涵广受大众的认同和喜爱。为深入传承与创新“嘉庚文化”,进一步挖掘“嘉庚文化”深邃内涵,推动文物活化利用,将其转化为兼具文化价值与实用价值的产品,满足大众多元文化需求,陈嘉庚纪念馆联合厦门大学、集美大学、华侨大学、厦门理工学院等在厦高校,举办“匠心嘉承·庚创未来”2025年嘉庚主题文化创意比赛。本次比赛旨在借助文创的形式,赋予“嘉庚文化”新的生命力,使其在新时代的舞台上绽放出更加绚烂的光彩 ,吸引更多人了解、热爱“嘉庚文化”,推动“嘉庚文化”在新时代实现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匠心嘉承·庚创未来
主办单位
陈嘉庚纪念馆
联合主办
厦门大学团委
集美大学团委
华侨大学学生处
厦门理工学院团委
厦门大学嘉庚学院
集美大学诚毅学院
厦门华厦学院
参与对象
海内外在校大学生
活动分组
原创类
原创手绘插画、海报、折页、装帧、H5(运用在微信公众号线上互动的推广图)、宣传页等;首饰、家具、文具、玩具、包装、数码产品等各类生活用品或者纪念品、可应用于游戏的活动道具产品等。
AI类
使用AI工具制作的图片、视频、动画、虚拟现实类作品等。
【注:所有原创类作品需提供设计源文件(手绘作品初评后需提交原稿,其余图片类作品需带可编辑图层/实物类需提供3D模型)或手绘原稿。】
活动安排
作品征集
2025年7月21日-2025年9月21日
作品初评
2025年9月21日-2025年9月24日
作品复评
2025年9月26日-2025年9月30日
获奖公示
2025年10月1日-2025年10月7日
设计素材料
此次比赛可用设计素材包括但不限于陈嘉庚纪念馆馆藏文物、展品,嘉庚建筑、集美学村风景、陈嘉庚花、陈嘉庚星等与嘉庚精神相关且具有纪念价值、象征意义的元素或素材。
参赛作品要求
1、参赛作品必须紧扣主题,在宣传嘉庚文化的同时兼具创新性、实用性、可行性、美观性,作品形式、工艺材料不限,鼓励系列化产品。
2、参赛作品应符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要求,不得歪曲伟人形象。
3、参赛作品须为参赛设计师本人原创作品,未侵犯他人任何知识产权,未参加过其它大赛或在其它任何公开场合发表过,未以任何形式进入商业渠道。如因参赛者的抄袭、侵权等行为所引起的法律责任由参赛者自负,赛事组委会有权在任何阶段单方面取消其参赛及获奖资格。
4、AI类参赛者允许运用多元人工智能技术开展创作,涵盖但不限于AI生成图像、AI绘画、AI智能排版、AI辅助设计、自然语言处理生成内容等技术形式。参赛者提交作品数量不限,需在作品说明中详细标注所使用的人工智能技术类型,包括但不限于工具名称、运作平台(如MidJourney、Stable Diffusion、ChatGPT等)、技术原理及具体应用场景。
5、参赛作品中不得出现任何与参赛者姓名、团队相关的文字、图案、标记及其他与设计方案无关的符号,不符合规定的作品将被视为无效作品,取消其参赛资格。
6、参赛作品须附上300字以内的文字说明,含所使用的设计素材、设计理念、产品定位、制作工艺、材质材料、规格尺寸等,如使用AI技术将平面作品转化为其他形式的作品参赛必须在说明中指出。
7、获奖作品版权归陈嘉庚纪念馆所有,获奖者须与陈嘉庚纪念馆签订《权利转让协议》。协议签订后陈嘉庚纪念馆拥有获奖作品的包含但不限于复制权、修改权、再创作权、制作权、生产权、发表权、展示权、销售权等全部权利。奖金作为权利转让金,陈嘉庚纪念馆不再支付其他费用。
8、未经权利人授权,任何单位、个人不得将参赛作品进行再设计、生产、销售、宣传、出版、展览及其他任何形式的推广,否则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参赛方式
1、 比赛采用网上报名的方式,参赛者可点击上方“赛事官网”下载报名表(详见附件1);填写完成后,通过电子邮件将报名表与作品一起提交至赛事组委会(详见“联系方式”)。
2、参赛作品按要求以电子档格式提交。
3、图片格式统一为JPG格式,RGB色彩模式,300dpi,A3纸尺寸大小,单张图片大小不超过20M。
4、首轮评选只提交电子图片(展示图、效果图和三视图,同一参赛作品最多可上传5张设计图,必要时可附结构剖析图;如已打样,可同时提交样品照片)。
5、如必要提交动画演示或实物视频,应为mp4格式,时长30秒至2分钟,文件不大于500M。
6、参赛者在收到入围通知后,应根据组委会要求进一步提交参赛作品完整资料(如ai、psd、cdr、3dmax等格式的源文件或手绘原稿)。
7、使用AI技术转化的平面原创作品,最终参赛形式为转化后状态的统一归为AI类,如转化后状态只作为辅助展示的则归为原创类。
8、主办方将选取部分入围作品参与作品展。
评审办法
1、由赛事组委会将对所有参赛品进行初步评选审查,评选出入围作品。入围作品将于陈嘉庚纪念馆微信公众号展示并由网友投票评选。
2、复评分为网络投票和专家评审两部分。网络投票、专家评分权重为3:7,据此计算总分并决出最终名次。
3、专家评审组由陈嘉庚纪念馆专家及特邀专家组成,以集中讨论、独立打分的形式对参赛作品进行评分。
奖项设计
奖励办法
1、原创作品、AI作品两个组别分别评选出一等奖1名,二等奖2名,三等奖4人,优秀奖8人,分别给予获奖证书及一定奖金:
原创作品
一等奖(1名):15000元/人
二等奖(2名):6000元/人
三等奖(4名):2000元/人
优秀奖(8名):800元/人
AI作品
一等奖(1名):3000元/人
二等奖(2名):1500元/人
三等奖(4名):800元/人
优秀奖(8名):400元/人
2、其他奖项
优秀指导老师(一等奖作品指导老师):5000元/人
【注:以上奖金均含税。作品为团队创作按(组)计奖。】
联系方式
联系人:陈丽兰  0592-6192192
(周一至周五9:00-12:00、15:00-17:30)
邮箱:419507265@qq.com
寄送地址:厦门市集美区浔江路8号陈嘉庚纪念馆
本次比赛的最终解释权归赛事组委会所有,与本次比赛有关的任何未尽事宜,均由组委会进一步制定规则并进行解释。

TAG: 陈嘉庚

大赛奖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