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创
视觉前沿
  投稿:uban@foxmail.com

张野

关注TA

张野,设计学博士,北京交通大学建筑与艺术学院副院长、副教授、硕士生导师,第八工作室(品牌设计研究中心)科研导师,英国朴茨茅斯大学访问学者,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工业设计分会第七届委员会委员。长期致力于设计符号学基础理论研究及其在当代设计实践中的前沿应用,近年来在品牌设计、导向标识系统领域主持了一系列在国内具有影响力的重要设计项目。

张野教授认为,通过当今大众可以接受的信息表达方式传播民族文化中的优秀信息,是中国信息设计下一阶段需要关注的重点问题,从这个角度出发,要求我们不但要具备深厚的民族文化底蕴,深入了解、挖掘、利用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信息,还要具有深邃敏锐的当今社会认知和相当的趋势预判能力,并且能够有效利用科技发展带来的最新技术手段,选取最为合适的载体或形式去表达与传播设计信息。目前我们对于文化资源信息价值的评估、信息挖掘的方法、信息转译的逻辑尚未建立起系统科学的理论框架,需要更多的设计师和学者关注“传统设计信息的当代转译”的实践探索与理论研究。

《设计》:信息设计在国内的发展经历了哪几个阶段?目前是一个怎样的水平?

张野:从国内信息设计行业发展来看,本世纪初报纸类传统媒体就已经开始重视使用信息图表达新闻事件,之后随着信息科学和互联网行业的发展,我国的信息设计借助互联网科技载体,及时吸纳国外先进经验,走出了一条借鉴-吸收-自主创新的道路。2007年以前,拟物化是信息表达的主要视觉逻辑,经过不断演进,2013年以后,信息设计进入扁平化时代,随后更是呈现出动态化、交互化、个性化和跨媒介化的发展趋势,应该说近20年来,国内外信息设计发展水平是几乎同步的,目前我国的信息设计在诸多方面已经具备国际水准。

从信息设计教育领域来看,尽管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早在2005年就成立了信息艺术设计系,南京艺术学院、中央美院城市设计学院等高校也都开设有信息设计相关专业,部分高校还在计算机学院下设信息数据可视化研究方向,但整体看来,相较于工业设计、产品设计、视觉传达、数字媒体艺术等专业,国内的信息设计长期以来多被作为一种底层能力培养模块,而非成为“显性”的专业。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方面归因于教育界对设计学科的认知还多停留在传统设计行业面向,对学科的交叉性认知相对滞后;另一方面是多数高校尚不具备设置信息设计专业的交叉性师资和硬件条件;更关键的问题在于:我国设计教育的课程体系早期是建立在以三大构成即形式美法则基础之上的,而这种习惯在观念上延续至今,尚在诸多方面未对信息时代的到来给予及时响应。尽管还存在上述问题,但毋庸置疑的是,目前大家已经对这种趋势逐渐达成共识,也在积极的求变,随着教育部对交叉学科专业设置的鼓励,未来信息设计教育无疑具有很好的发展前景。

《设计》:信息设计交叉融合了哪些学科的知识?对设计者在知识储备、技术能力等方面有哪些具体的要求?

张野:信息设计的出现,其核心在于使用“信息”的视角看待设计行为,侧重提升人们面对信息科技与艺术的整合能力,以用户体验为中心的设计策划能力,以及探寻新的信息传播解决方案的创意能力,从而将信息内容和呈现方式重新定义、规划、构建,以满足用户接受信息的需求。作为一种交叉性新兴专业方向,信息设计产生于信息科技和数字经济的飞速发展,其一方面关注信息的组织、感知、媒介、传达等方式性设计,另一方面关注信息时代设计变革的创新理论与方法。信息设计的应用面向包括但不限于交互界面设计、公共信息设施、数字媒体传播、遗产保护与虚拟展示等领域。

从学科角度来说,尽管人们常常将信息设计等同于“图形可视化设计“,但宏观的信息设计事实上融合了信息系统科学、传播学、设计学等多学科的知识,策略、方法。就个人观点来说,优秀的信息设计者需要兼具信息采集、信息设计、信息表达的综合能力,这些能力无论从获得还是应用都呈现出越发边界模糊的特征,需要丰富的跨学科知识技能储备。

在信息采集阶段,需要综合运用访谈、问卷、田野调研、摄影摄像、网络检索、文献检索、数据挖掘等综合的信息调研挖掘手段,可以看出,这些手段或方法具有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高度融合的特征。

在信息设计阶段,重在关注信息技术条件下信息的组织架构,基于“快速、准确、完美的信息设计原则,需要针对下述三大问题展开设计研究:第一:价值信息的分类与分级,即搞清楚什么是有价值的信息?其传播的优先级如何?第二,关注并研究用户接受信息的程度并预判其效果。第三、关注信息与人的认知行为之间的协调关系,探寻人与事物交流过程中的心智结构,赋予事物或界面相应的互动机制。

在信息表达阶段,重点关注信息设计语言与审美取向问题,并选择适当的媒介加以表现。具体工作包括研究信息表达的形式、载体、手段、工具,语境等方面情况,选取最为有效且恰当的方式进行信息表达。

可以看出,上述信息设计流程需要兼具交叉的学科知识并融合不同的专业技能,而在社会形态与科技飞速发展的今天,这些技能几乎不可能集中在同一个人身上。因此,信息设计师不但需要日常积累大量的信息储备,还经常需要与其他领域专家团队积极协作,共同达成设计目标。

《设计》:您所在学校在信息设计教学方面有怎样的特色?在师生互动教学相长的过程中您感受到怎样的发展变化?

张野:北京交通大学在视觉传达设计、数字媒体艺术等本科专业和工业设计(研究生方向)中已构建起信息设计基础-信息设计应用-信息设计创新理论的完备课程体系。在2016年培养方案调整中,《信息设计》成为视觉传达设计专业二年级设计基础课,随后在2020年培养方案中,进一步加强了《信息设计》课程在课程体系的中心地位,该课程被前移至设计学大类一年级基础课,包括以《信息设计》为核心,《设计信息采集》和《设计信息表达》为辅助的全新课程群,此外,本科高年级的UI设计、UE等交互设计类课程、研究生阶段的《设计符号学》课程,均是该课程群的延续。我们还在爱课程(中国大学MOOC网)开设有《信息设计》课,进一步增强了我校信息设计教学在全国的示范辐射效应。这种转变来自于我们对近年来设计变革的理解,从强调形式美法则的“三大构成”教学转向为信息的采集、设计、表达,体现了这一改革的核心,也是面向未来“不会被人工智能替代”的设计师的必然转变。这种转变让学生在最初的学习阶段就形成了从“信息”角度思维的良好导向:即将“设计事物”的创造视为一种信息的整合传播过程,从而将学生的能力与知识体系建立在信息时代需求的底层逻辑基础之上。

北京交通大学设计学的学科特色定位于紧密结合交通行业和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尤其在品牌文创设计、导向标识系统设计等方向具有显著优势。我们在信息设计课程中一般基于优质项目案例,以设计任务制为导向,不断强化学生对信息设计中“快速、准确、完美”三原则的深入理解,注重培养学生从“信息”观念入手解决复杂设计问题的能力,使其对后续学习工作产生深远的影响。值得一提的是,《设计信息采集》和《设计信息表达》课是非常有特色的创新课程,前者融汇了多种信息挖掘与采集方法,后者整合了传统的手绘、软件、材料等工具性教学内容,通过综合表达手段与方法的教学,拓展了学生对设计表达媒介的理解(图1、2)。


上一位 付志勇

下一位 蒋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