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创
视觉前沿
  投稿:uban@foxmail.com

蒋杰

842 添加收藏

蒋杰,南京艺术学院设计学院院长,教授,硕士生导师,从事视觉传达设计、出版物编辑、设计策展等教学与研究。近年来,完成各类政府和文化类设计项目百余项,主持或合作完成第六届中国艺术节、何振梁与奥林匹克纪念馆、2018世界羽毛球锦标赛、国庆70周年江苏彩车、全省抗疫先进个人奖章等设计项目。作品受邀并入选华沙海报双年展、特纳瓦海报三年展、科罗拉多国际海报双年展、北京国际设计周等国内外展览,获第十二届全国美展提名奖、第二届靳埭强设计基金奖金奖、第六届全国书籍装帧设计艺术展铜奖等奖项。编辑出版《新平面》《PRO》等学术刊物,策划南京国际和平海报双年展、中国大学生书籍设计展、AIGA365年展、YOG2014青奥海报设计大赛等专业活动。《新平面》副主编、《艺术博物馆》编委、全国设计学名词审定分委员会秘书长、南京市民间文艺家协会副主席、南京平面设计师联盟学术顾问。

《设计》:请您简单介绍一下南京艺术学院视觉传达设计专业的基本情况,及学院在视觉传达设计专业领域内教学特色。

蒋杰:南京艺术学院视觉传达设计专业,其前身可追溯到1912年上海美专设立的工艺图案科,1922年苏州美专设立的印刷工艺科,以及山东大学艺术系的图案教学组,1959年起开设本科专业。在视觉传达设计专业近60年的发展历程中,秉承蔡元培先生确立的“闳约深美”办学理念及刘海粟先生提出的“不息的变动”办学精神,名师的精神风范、学术传统与研究方法影响深远而传承有序。前辈艺术家、设计家、教育家陈之佛、毕颐生、高孟焕、吴山、张道一、吕文强等一大批教授的长期执教与锐意改革,为专业发展建构了高水准的平台和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同时形成了专业优良的学风与教风。

专业现有专任教师20人,其中教授5人,博士生导师2人,硕士生导师5人。师资队伍结构稳定、背景多元,引进有尤尔根·克里斯坦、斯蒂芬·邦迪、克劳斯·海瑟、靳埭强、赵清等多位国内外客座教授。多年来,视觉传达设计专业教师秉承学脉学风,形成了各自的教学特色和研究专长。曹方教授为国际平面设计联盟(AGI)会员、博士生导师,活跃于国际设计舞台,为多项国际赛事评委,致力于专业的国际交流与合作;张抒教授,博士生导师,编著《中国图案大系》获中国图书奖,在图案学、传统图像文化及汉字设计理论研究方面成果丰硕;何方教授近年来多次担纲亚投行、江苏发展大会等国家级和省级重要项目的视觉设计工作,产生了较大的社会影响;童芳教授致力于数字媒体艺术研究,为多项省级教改课题、一流课程与重点教材的主持和负责人。近年来,专业教师参展并获奖92项,权威期刊发表论文35篇,出版著作及教材21部,获批省部级课题及基金项目24项。多位教师获省教学名师、五一劳动奖章及人才培养工程项目,专业教师主持及参与的项目先后两次获江苏省教学成果奖。

长时期来,专业对标国内外一流设计院校,锐意改革,常态化举办国际工作坊及平行课题教学,建立了与柏林艺术大学、奥芬巴赫设计学院、普瑞特艺术学院、伦敦艺术大学等国外一流院校的多元合作,在课程结构与设置、教学内容与方法、教学成果等均形成了优势与特色,在全国处于领先地位。新时期以来,视觉传达设计专业积极跟进新文科建设思路,不断改进与更新,拓展跨学科、跨文化的多元视野,以培养具有强烈的责任意识和科学精神,掌握艺术设计的基本理论与知识、方法与技能,具有正确的价值观与开放、多元、动态的现代思维方式,兼备人文素养、实践技能与创新意识,可持续发展的视觉传达设计专门人才。

经过近十年的建设,依托南艺设计学科的基础及优势,视觉传达专业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多年来连续位列全国专业排名第一方阵。2010年平面设计被江苏省教育厅评为江苏省高等学校精品课程;2013年视觉传达设计专业获批教育部高教司综合改革试点专业;2015年专业获批江苏省高校品牌专业建设工程一期A类项目,2019年专业获首批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江苏省一流本科专业和江苏省高校品牌专业建设二期项目。

《设计》:学院觉传达设计专业与其他学科的交叉与协同体现在哪些方面?

蒋杰:近十年来,学院的视觉传达设计专业逐渐细分为平面设计、视觉信息设计、数字媒体艺术3个教学方向。平面设计方向以图形、字体、编排为基础,以强调内在学理的平面系统、平面形态、平面类型、平面风格为核心课程;视觉信息设计方向以信息性符号、插图、界面、图表构建专业基础,强调信息的可视化设计与综合性设计;数字媒体艺术方向则强调开源硬件与交互技术基础上的数字艺术表达,以综合影像艺术、综合媒体艺术、跨媒介设计构建专业教学。三个方向的教学互相独立,却又互为依托和补充,是一种专业内部原生性的交叉与协同。

与此同时,专业借助南艺完整的艺术学学科优势(艺术学理论、音乐与舞蹈学、戏剧与影视学、美术学、设计学),以设计学院的综合实力为依托,将“实验性设计”的理念贯穿于专业的教学、研究和实践之中,在毕业设计中呈现综合、跨界、交叉的设计表达,或是与产品、服装、手工艺等专业间的形态转换,或是与美术、音乐、舞蹈与影视等学科门类下的感知融合。近年来,在新文科建设的背景趋势下,专业也借助学科建设发展,尝试与综合类高校或学术机构合作,开展与文理工科的跨学科研究与创作,如与中科大的科学可视化项目,与南大高研院的文学地图项目,与江苏省智库(国家记忆与国际和平研究院)的和平艺术设计项目等等。通过这些不同维度和层面的交叉协作,视传与其他专业和学科得以共享彼此感知、意识、思维、操作和表达的全过程,不断拓展着专业的新边界与新形态。

《设计》:学院的“产、学、研”结合方面有怎样的属地特色?毕业设计如何与学院的办学特色相结合?

蒋杰:南京地理位置特殊,历史悠久,是中国特指的六朝古都和博爱之都,近年来又被联合国相关机构认定为“世界和平城市”及“世界文学之都”。同时,作为省会城市,南京也是江苏经济文化强省建设发展的核心,作为区域内重要的艺术院校,学院承担了南京乃至江苏省的很多重要的文化建设项目,其日常教学和创作自然映射了这些鲜明的属地特色。

近年来,视觉传达设计专业深挖特色属地文化,结合专业发展与课程建设,围绕汉字文化、和平文化、传统图案、艺术思政等开展教学研究和学术活动,并成功打造南京国际和平海报双年展、字酷文字艺术设计展、安阳国际汉字大会主题展览及论坛等具有较大影响力的品牌活动。专业积极对接社会资源,与国家部委及地方政府、行业及企事业单位等共建实践教育平台,近年来,成立汉字文化创意研究中心、国际和平艺术中心和平设计研究院、艺术思政创作基地、书籍设计实验中心等多个特色创新平台,持续孵化特色的学术和创作成果。

2016年以来,南京艺术学院年度的520毕业设计展演已经逐步成为一个重要的城市公众文化艺术事件,引发了全社会的关注和热议,其中,设计学院每年500件左右大规模的毕设作品更是对当下社会文化、思想和技术做出的集体思辨和多元阐释。在今年的毕业设计中,学院提出了“为南艺而设计,为南京而设计,为中国而设计“的主题思路,围绕校庆校史、艺术与科学、和平城市、文学之都、艺术乡建、数字非遗等九个单元,汇集成毕设主题。以“为南京而设计“版块为例,视觉传达专业的师生们以概念设计或实际项目为载体,以城市更新、文学脉络、非遗传承、文旅融合为视角,从南京的在地文化中寻找话题和素材,以艺术设计的思维和形态构建了城市的新叙事——或是对南京的文脉记忆和切身体验,或是对这座城市未来的技术更新和美学想象。在很大程度上,这不仅仅是一个节点性的话题和应时性的创作,更是一个值得不断深耕的“城市母题”。

《设计》:今年毕业设计的大主题是什么?希望给学生和社会带来什么样的思考?毕业设计线上展示和线下展示的对毕业设计成果的要求有何侧重?是否有助于设计成果渗入社会层面起到积极作用?

蒋杰:设计学院今年毕业设计的主题是“日常+”,相较往年更为鲜明的“实验+”系列主题,近年来,受疫情的影响,从线下到线上,从真实到虚拟,相较原来的固化形态,我们工作学习的时间、空间和方法越来越与我们的日常生活相融。在这种全新的情境下,我们得以重新回溯目的、价值和意义等问题,借助这样一个主题,我们希望在这样一个如同呼吸般珍贵的日常语境下,以艺术、科学、人文的新视野,呈现师生对于“新日常”的理解与共情,进而激发对个人、群体以及社会的总体思辨。

受疫情的影响,学院近年来的毕设以线上线下结合的方式开展。我们搭设了毕设网站nua-d.com,同时在校园内及学院空间内做了一部分线下展示。总体来说,我们对毕设的量和质的要求是一贯的,如果说线上线下的区别,最主要就在于毕设的实物化和展览的互动性。针对这些问题,我们提出了部分解决方案,譬如强调毕设的过程展示。相比以往线下展览的“浅阅读”展示,近年来的在线展示则强调了毕设从调研、分析、立意、制作等过程环节,提供了一个之前被忽略的“深阅读”场景。同时,我们鼓励学生利用影像、建模、交互、VR等数字化技术手段,尽力弥合这种“物化”过程的缺损,在建构这种数字化终端形态的同时,很多学生被动或主动掌握了一种虚拟展示的话语,甚至与元宇宙话题建立了有效链接。

以往每年的毕业展都是线下巨大的单体交流场,疫情期间的线上展示迫使我们转变了思路。事实上,当整个社会面对同一处境和问题的时候,会迅速达成共识,形成链接与合力。例如我们的视传专业,不仅在校方和学院的官网有全程的展示,还收到了诸如HIIIbrand、古田路9号、MANA等专业公众号的推送邀请,甚至也获得了《新华日报》《人民日报》的网络转载,获得了动辄百万级的线上传播流量,因此也引发了更为广泛的社会层面的关注。

《设计》:毕业设计是偏向概念性设计还是企业项目的需求多?如何平衡获奖、实践项目、教学主题?

蒋杰:总体而言,设计学院的毕业设计偏向概念性设计,这更符合学院创新型、综合型人才的培养定位。其次,在毕业设计的方法与过程、分析与选择、实验与原创、交叉与综合、效果与实施等方面,概念性设计能够提供较大的空间,至于企业或社会项目,我们往往会放置在更为灵活的研究生工作坊和项目组中完成。

在日常教学中,获奖并不是我们的唯一目的,甚至也不作为一种所谓教学的手段,尽管我们鼓励学生去参加高质量的专业展览和赛事,以获得某种趋势感知和个人定位能力。设院视传专业师生近年来获国内外专业赛事奖项300余项,包括全国美展、靳埭强全球华人设计大赛、白金创意国际大学生平面设计大赛、金点奖、GDC设计奖、英国凯度信息之美奖、日本JAGDA国际学生奖、Hiiibrand嗨品牌等业界知名的奖项。其实我们不难发现,在大部分专业赛事中,对于获奖作品的价值评判,总体上还是与强调前瞻性和实验性的高校价值观相吻合的。

《设计》:您认为学生们在设计中应该如何协调国际化和本土化?如何树立起基于文化自信的设计自信?

蒋杰:毫无疑问,国际化和本土化两个关键词,在内容和形式上给予了我们思考创作时的不同视野和视角。在全球化的当下,加上互联网的加持,从内容上,可持续发展、文化保护、生物多样性、公共健康等热题既是区域问题,也是全球问题,我们前所未有地共享着人类智识,拥有共同视野。从形式和方法上,尽管视传的专业知识与学科内涵源于西方构建的学理体系,但毫无疑问,在建构这个学科的同时,无论是过去、现在还是未来,地域性的文字、图像与图式,不断支撑、融入并丰富着这一体系。在我看来,国际化和本土化已经不是一个泾渭分明或需要过多讨论的问题了,事实上,面对一些优秀的创作,你已经很难,或者说没有必要去辨明作品是否有本土化的坚守或是国际化的野心。

关于文化自信,我认为是一个自然而然的双向过程。伴随着国家经济和文化繁荣的宏观叙事,在微观层面,我们拥有了更丰富的内心体验,更应景的技术支持,更多元的叙事手段,这使我们能自信地面对很多新话题或值得重塑的老话题;另一个层面上,在这个时代,伴随着全球性的知识共享和信息交流,我们得以高效地理解、欣赏并分享他人的成果,从而形成客观独立的坐标定位与价值评判,我想设计自信也将很快不再是一个命题。

《设计》:学生终将走向社会,承担他们的责任,您希望他们有什么作为?有什么嘱托?

蒋杰:重任和作为因人而异,个体的差异会使同学们走上各自不可预判的人生轨迹,我希望每位同学能够实现所谓的自我价值。在这样一个转型的时代,如同未来学家约翰·奈斯比特(John Naisbitt)强调的那样,无论是国际宏观背景还是人类未来发展可能,每个人需要积极建立并强化个体与这一大趋势之间的关联,以获得重新定位与发展的空间。从这个角度来说,设计不是万能的,也不是唯一的,我希望同学们在专注于专业问题的同时,面对不同的场景和机遇,能够以设计的思维方法,积极面对和投入人生的各种角色体验。


来源:阅读原文

上一位 张野

下一位 张思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