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创
视觉前沿
  投稿:uban@foxmail.com

非遗文创/以中国年文化为蓝本的文创产品创新设计实践研究

iuben 网络整合 首页 > 资讯 > 视觉观点   收藏此文

引言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十九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中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的智慧结晶和精华所在,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根基”,[1]强调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当代社会中的重要地位和价值。传统艺术作为中国文化的核心元素,蕴含着深厚的历史底蕴、文化意义和审美价值。随着社会的进步、文化的变迁,如何将传统艺术与现代审美追求和创新理念相结合,实现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是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承续与创新发展的重要途径。

传统艺术作为文化传承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连接过去与现在的桥梁。它们不仅是文化的象征,更是人类智慧与创造力的结晶。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传统艺术在不同地区的文化背景下,演化、呈现出丰富多彩的形态。然而,随着科技的发展,全球化进程加快,传统艺术面临着日益严峻的挑战,如文化冲击、传承断裂等问题。在这样的背景下,如何保护、传承和创新传统艺术成为当代社会亟须解决的问题。

同时,创意产业的崛起和设计领域的不断发展也给传统艺术注入了新的活力。越来越多的艺术家和设计师将目光投向传统艺术,试图从中汲取灵感、借鉴技法,以期在当代艺术和设计领域中获得新的突破和创新。这种以传统艺术为蓝本的创造性转化创作与设计实践,不仅丰富了现代艺术表现形式,更为文化传承和创新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能够促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弘扬,推动文化自信和文化自强的实现,进而推动文化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一、传统艺术在当代艺术和设计中的多元价值

中国拥有辉煌灿烂的文化遗产,承载着中华民族的基因和血脉。优秀传统文化是唤起民族文化自觉的内生力量,是彰显文化自信的有力支撑,能够助力文化强国建设。[2]传统艺术不仅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具有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而且其多样的艺术表现形式和独特的审美价值蕴含着激发文化创新和创造活力的密码和动能,是当代艺术与设计的重要灵感来源和创作基础,对当代设计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一)哲学思想

中华传统艺术深受儒家和道家思想的影响,这两种哲学体系在中国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儒家注重道德伦理、人伦关系,强调仁爱、忠诚、孝道等价值观;而道家强调自然、无为而治、道德修养等概念。这些思想在中国传统艺术中不仅体现在主题和形式上,也深刻影响了艺术家的创作理念和态度。

当代艺术家通过对儒家、道家思想的重新理解,以及对当代社会的关切,创作出既有传统文化影响又具有当代思考的作品。一些作品通过批判社会弊病,提醒人们关注道德伦理,强调个体与社会的关系。艺术家通过作品表达出对道德伦理的情感体验,通过形式和内容的创新,使传统的儒家、道家思想在当代得到新的表达。这种情感的表达常常具有强烈的个人观感和情感共鸣,引导观众思考人生、道德与伦理的课题。艺术家通过作品传达出对道德伦理的思考,强调社会责任感和人文关怀,使传统的价值观在当代得以继续传承与创新。这种道德观念的影响不仅体现在主题上,也体现在艺术家的创作态度和表现手法上。

同时,自然观念在传统艺术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例如传统文化中“天人合一”的思想即强调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之间应该保持和谐的关系。这一思想在审美观念中反映为在艺术作品中追求人与自然、形式与内涵、意境与技法的和谐统一。这种观念强调对自然的敬畏、融合和对自然美的追求。传统的自然观念不仅在当代延续,艺术家通过作品表达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深刻思考,体现为对环境保护、可持续发展等现代社会问题的关注。

(二)审美观念

1. 和谐与平衡

中华传统艺术强调和谐、平衡和秩序,如中医的五行理论中,金木水火土相生相克,反映了宇宙中各种力量之间的协调关系。艺术家常常从五行的观念中汲取灵感,通过色彩、形状等元素的组合,追求作品整体的和谐。

当代艺术家和设计师在作品中追求色彩、形状、构图等元素的平衡,反映出中华传统审美中追求整体和谐的特点。传统艺术注重形式与内容的平衡,强调作品的美学外表,更注重作品所传达的深刻内涵。在当代艺术创作中,艺术家仍然延续了这种美学理念,追求形式和内容的平衡,通过形式美的表达来传递深层次的思想和情感。

中华传统审美中常使用对比和调和的手法,通过鲜明的对比产生动静、虚实、远近等差异,同时通过调和使这些对比在整体上呈现出和谐的效果。这一手法在当代艺术中得到了继承和发展,使作品更富有层次感。传统艺术对色彩的运用强调阴阳五行的平衡,通过调和明暗、对比色,创造出色彩的和谐感。在当代艺术中,艺术家也常常运用这些古老的色彩理念,赋予作品独特的视觉效果。传统绘画注重画面的布局和构图,通过线条、形状的安排追求整体的和谐。当代艺术家在构图上借鉴传统的经验,同时加入现代元素,创造出更具时代感的平衡结构。

和谐与平衡的观念在当代审美中得到了重新诠释。艺术家通过对传统观念的拓展和创新,使和谐不仅停留在传统审美的范畴,同时融入现代元素,形成更富有活力和多样性的审美理念。随着全球文化的交流,中华传统审美观念中的和谐与平衡也在跨文化的背景下对其他艺术形式产生了影响。不同文化间的互动促使了新的审美理念的形成,形成了多元而共生的审美格局。

总体而言,和谐与平衡的审美观念在中华传统文化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对当代艺术创作提供了深刻的启示。在当代艺术中,艺术家通过对这一观念的继承和创新,创造出更具有时代特色和跨文化价值的艺术作品。

2. 意境的表达

“意境”是中国传统美学中不可忽视的议题。先秦时期,《周易》与老庄就已经提出了 “意”与“象”的概念,成为意境理论的基础。盛唐时期的诗人王昌龄在《诗格》中总结了 “诗中三境”即“物境”“情境”和“意境”,“意境”至此成为一个美学概念。随后,明清时期王夫之,近代王国维、宗白华等艺术理论家对这一概念进行了阐释和补充。宗白华先生的《中国艺术意境之诞生》阐释了他对中国艺术意境的理解,对于意境的创造,他借用了唐代画师张璪的“外师造化,中得心源”的思想,说明了意境创造的基本条件,他认为“艺术意境的创构,是使客观景物作为主观情思的象征。”[3]诚然,意境已成为中华文化与东方审美的核心理念。

中国传统艺术强调意境,注重表达情感和精神境界。这一观念在当代艺术创作中体现为对情感和精神层面的深刻表达,强调艺术作品背后的情感内核。中国传统绘画艺术的意境追求体现了深刻的哲学思考和审美理念,其核心是通过艺术作品表达情感和精神的内在境界。这一传统观念在当代艺术创作中仍然具有深远的影响,艺术家们通过各种媒介和表现形式,力图深刻地表达情感和精神层面,强调艺术作品所传达的情感内核。

当代艺术家常常采用抽象的表达形式,通过线条、形状、色彩的组合,来表达更为抽象和深刻的情感和思想。这种抽象并非追求形式的模糊,而是通过简练的形式更直接地触达观者的心灵。当代艺术注重观者与作品之间的情感共鸣。艺术家通过个人的情感体验,将观者引导到共鸣的情感空间,使观者通过作品与艺术家建立情感联系。

在当代艺术创作中,对意境的追求并没有脱离传统,反而在创新中找到了更加广阔的表达空间。艺术家们通过对情感和精神层面的深刻表达,使得他们的作品不仅具有审美价值,更能引发观者内心深处的共鸣和思考。这种对意境的追求,既是对传统文化的传承,也是对当代人类内在精神世界的深刻探索。

综合而言,中国传统艺术中的意境追求在当代各种艺术形式中得到了不同程度的继承和发展。艺术家们通过情感的深刻表达和对精神层面的关注,使得他们的作品更富有内涵和思想深度。这种对意境的追求不仅为观者提供了审美的享受,更引导着人们深入思考生命、自然、人文等更为宏观的议题。

(三)技法传承

在当代艺术创作中,传统绘画技法的继承和发展体现了艺术家对历史传统的尊重与创新的追求。水墨、工笔、写意等传统绘画技法在当代艺术家的手中不仅得到延续,而且逐渐演变出独特的当代风格,展现了深刻的艺术内涵。传统绘画技法在当代艺术中并没有被束缚于过去,而是成为艺术家表达创造力的媒介。通过继承传统技法,艺术家们在其基础上进行创新,融入当代文化、社会和观念,形成独特的当代风格。这种融合与发展不仅延续了传统文化的魅力,也为当代艺术注入了新的活力。

此外,工艺的传承是一种文化的延续和传统技艺的保护与发扬。工艺传承在当代设计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中国传统的年画、陶瓷、丝绸、刺绣等工艺技艺对当代设计师提供了丰富的灵感和创作素材。这些传统工艺的传承不仅体现了文化的延续,更为设计师提供了在当代设计中融合和创新的机会,形成具有传统底蕴和现代风格的独特作品。

在传统工艺传承过程中,设计师需要细致入微地理解传统工艺的精髓,并在创作中巧妙地融入现代设计、科技等元素。通过这种融合与创新,传统工艺在当代设计中焕发出新的生机,适应当代市场需求和审美趋势的设计产品,为文化的传承和创新注入了强大的动力。

(四)符号价值

文化符号学理论认为,文化是通过符号传递的,而符号则是可被创造性转化的媒介。罗兰·巴特是文化符号学理论的奠基人[4],他提出的“符号系统”理论表明,符号是社会文化的核心,创作者通过对符号的巧妙运用,实现对传统的创造性转化。在这个理论框架下,符号被视为一种具有内在含义和象征性意义的媒介,能够反映和传达特定文化背景下的观念、价值观和社会秩序。符号可以是语言中的词汇、图像中的形象、行为中的动作,甚至是生活中的物品,它们都承载着特定文化背景下的意义和价值。在不同文化中,颜色、图案、音乐等都可能具有不同的象征意义,这些象征意义构成了文化的符号系统。

传统艺术往往通过运用具有特殊象征意义的符号和意象来表达深刻的思想和情感。这些符号可能源自宗教、神话、民族传统或特定的文化背景,代表着某种特定的价值观、信仰或象征。例如,在古代艺术中,常见的符号包括莲花、龙凤、太极图、八卦图等,它们在作品中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和宗教内涵。传统艺术中的这些文化符号给当代艺术设计提供了重新解构、重组和重新演绎的传承价值,通过拥有积极记忆与文化认同的符号来保留传统的文化记忆,赋予符号新的内涵和表达方式。

传统文化符号在中华传统艺术中的运用体现了一种对历史传承和文化认同的表达,在当代艺术中的运用是对历史、文化和美学的一种回应和延续。同时也是当代艺术家对传统审美的重新思考和再创作。

龙、凤、莲花这些符号在当代艺术与设计中的运用不仅仅停留在传统的形式之中,而是融入了当代艺术的多样性和创新性。正如“龙”在中国文化中被崇尚为祥瑞和权威的象征,常常与帝王、皇权、气势磅礴的景象联系在一起。在当代艺术中,艺术家可能以绘画、设计、雕塑、装置等形式,重新演绎龙的形象(图2)。这种创作不仅体现了对传统文化的尊重,还通过对龙的艺术再现,传达出对权力、自由、想象力等现代主题的思考。

  艺术家通过对传统文化符号的重新构想,不断丰富和拓展了这些符号的文化内涵。这种创作既是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又是对当代社会、观念和审美价值的反思,形成了独特的文化符号语境。传统文化符号在当代艺术中的运用,成为连接过去和现在、传统与现代的纽带,为艺术创作注入了更为丰富和深刻的内涵。

在中国传统艺术中,历史和神话一直是重要的创作题材,这种传统在当代得到了继承和发展。当代艺术家通过对历史和神话的重新诠释,创作出富有现代感的作品,为传统文化注入新的活力。传统的神话故事常常包含着深刻的道德观念和哲学思考。当代艺术家通过对神话主题的重新演绎,赋予其新的意义。这可能包括对神话人物形象的改变,对故事情节的重新构想,以及对神话背后思想内涵的当代解读。这样的创作使得传统神话在当代文化语境中得到了更新,引发观众对价值观念和人性的深刻思考。

当代艺术家倾向于将传统文化与当代社会、政治、环境等问题结合起来,通过历史和神话题材来探讨当下的议题。这样的创作既是对传统文化的传承,也是对当代挑战的回应。艺术家通过对历史和神话的重新审视,呈现出对现实世界的独特见解,使传统文化在当代社会中具有更为广泛和深刻的意义。

当代艺术家在对历史和神话的创作中采用了多样化的艺术表现形式,包括绘画、雕塑、装置艺术、影像艺术等。这种多样性不仅丰富了作品呈现的形式,同时也为观众提供了更丰富的感知体验,使传统题材在当代艺术中得以立体而生动地展现。

通过这些方式,当代艺术家成功地将历史和神话题材融入当代艺术创作中,使传统文化在当代焕发新的生命力。这样的创作既延续了传统的文化传承,又为观众呈现了更为复杂和多元的文化图景,促使人们重新审视传统与现代、历史与当代之间的关系。

总体而言,中华优秀传统艺术对当代艺术创作和设计产生了深刻而多方面的影响,为艺术家提供了丰富的创作资源,同时也使得当代艺术在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发展出多元而独特的面貌。

二、中国年文化的历史渊源和文化意涵

(一)中国年历史渊源

春节又叫阴历(农历)年,俗称“过年”。中国年,是中国人一年之中最重要、隆重的节日。中国年历史悠久,在传承发展中承载着丰富的历史人文底蕴,伴随着中国文化的发展,深深地根植于中国历史传统之中。“年”是中国人对自然先祖的感恩,也是中华民族的生日。中国年的发展史,可以追溯到上古的尧舜禹时代,最初是一种祭祀活动,直至唐宋,中国年才由专属于皇族的节日逐渐发展为百姓皆乐的节日庆典。在此之中,衍生的诸多节日风俗、民俗习惯正是组成中国年的重要内容。中国年民俗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相关民俗活动持续一个月,包括仪式活动、节日装饰、饮食和相关的娱乐活动,是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精粹的集中展示。

春节节庆期间,民俗活动内容丰富多彩,是体现和谐亲情与和睦人际关系的重要平台。除夕夜亲人团聚包饺子守岁,初一亲友间拜年、给儿童压岁钱,元宵节亲友共游灯会赏花灯、猜灯谜等,尽管各地过年的习俗有差异,但是年的传统文化内涵和意义却是相同的,象征着团圆、祝福、祥和、感恩和憧憬等最浓厚的传统观念和文化价值。[5]

过年不仅具有重要的历史文化内涵,更包含了丰富的艺术形式与审美价值。整个中国年文化发展至今,流传下来的各种习俗与文化意涵大致可以分为物质文化和非物质文化两大类。物质文化主要包括腊八粥、年夜饭、饺子、汤圆、年糕、春卷等食品,春联、年画、门神、挂笺、爆竹、红灯笼等节日物件。非物质文化主要包括祭祖、守岁、拜年、迎财神、舞龙舞狮、逛庙会、游灯会等风俗习惯。可以说,春节是中国最重要、最热闹的节日,过好春节是提升亲情关系、增强社会凝聚力、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途径之一,对文化产业的发展也有积极的促进作用。[6]

当前,春节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正处于从中国走向国际被世界广泛认知的发展阶段,同时也正在经历传统文化向现代的转变和重塑,处在内涵和外延的持续创新和更新中。因此,春节及其所包含的具有悠久历史底蕴的中国年文化,需要在中国不断传承和发展,更需要在世界范围进行交流和融合;需要保留中国年文化的本色,更需要顺时应势、推陈出新,让文化遗产的多重价值得到充分挖掘。

(二)中国年文化意涵

1. 中国年文化中体现的民族认同

春节、元宵节、中秋节等中华民族共享的传统节庆,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是民族文化认同和情感联系的纽带,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载体。传统节庆通过唤醒和增强集体记忆、强化民族认同。但当前许多民族传统节庆发展面临着节庆减少、意义缺失、 “认同”功能弱化、针对性保护措施待加强等问题。[7]

伴随着中华民族的文明进程不断发展,我国逐渐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节庆体系。以春节为代表的中国年始终保持着其传承的连续性,这种连续性使得中国年的文化内涵得以积淀和丰富。但随着现代经济、科技的发展,传统的生产方式、社会关系、文化形态等都发生了巨大变化,社会结构、生活方式等多方面的改变使得传统节庆的庆祝方式发生了一些变化,中国年也存在着同样的问题。近些年来庆祝春节的方式往简单化、休闲化的方向发展,越来越多的人选择旅游等更多元的过节方式,让春节有“年味儿”的仪式内容慢慢淡化。此外由于现代通讯方式的便捷,以及对燃放鞭炮的限制,城市里过春节显得更为简单。

尽管在一定现实层面上中国传统年文化中的习俗及精神意蕴逐渐淡薄,但是中国年依然是中华民族的归属感与认同感的来源。在符号学角度,文化表现为一个国家或民族创造并共同认可、使用的代表性符号。[8]作为中华民族和海外华人共享的节日,春节已然演变成重要的民俗文化符号,在文化传播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传统年文化唯有提炼人类思想情感共鸣性、通约性的主流和核心价值,并与世界性和人类性的普遍性诉求予以有机融合,[9]才能促进人类文化的交流与融通,激发人们内心的价值认同。

2. 中国年文化与国家文化形象构建

国家文化形象是国家文化影响力的名片,树立良好的国家文化形象,关系到国际社会对国家文化的认知和认同。党的二十大报告要求:“增强中华文明传播力影响力。坚守中华文化立场,提炼展示中华文明的精神标识和文化精髓,加快构建中国话语和中国叙事体系,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展现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10] 

以节日庆祝活动、美食美饰、生活习惯等为核心的民俗文化符号,具有高度凝练、易于传播的特征,更易激发受众的参与感与共情力,增进各国民众间的情感互通。以春节为代表的中国传统节日符号是在海外传播知名度较高的民俗文化符号。在国际竞争的舞台上,识别度高、易于引发情感共鸣的民俗文化产品,不仅反映了一国的文化气味、精神沉淀以及主流价值观念,也有助于塑造具有竞争力的国家品牌。

中国年的节日精神内蕴,是清晰感知中国文化形象的重要途径之一。展示中华民族的独特精神标识,将更好地构筑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探索中国年文化的传承与再生产,不仅与弘扬中华传统文化的目标相契合,而且能够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提供典型样本,也有助于提升中华文明影响力和感召力,为国家形象的建构与传播带来有益启示。

三、中国年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设计实践

(一)创造性转化的概念

1. 创造性转化定义

创造性转化是一种深刻而富有创意的过程,它在传统文化、思想或形式的基础上进行创新和变革,从而赋予其新的表现形式、内涵或意义。

创造性转化的本质是对传统的重构和再创造。它不是简单地复制或模仿,而是通过创新和变革,为传统元素赋予新的生命和价值。这种转化可以发生在不同的领域,包括文学、艺术、科学、商业等,其目的是推动文化和社会的发展。在文学领域,创造性转化体现在对经典文学作品的重新诠释和再创作上。在艺术领域,艺术家们常常通过对传统艺术形式的挑战和创新,创造出全新的艺术风格和表现形式,从而拓展艺术的边界和可能性。在科学领域,创新的科研成果常常源于对已有理论和实践的重新解释和改进。科学家们通过对传统知识的批判性思考和实践探索,不断推动科学的进步和发展。在商业领域,创造性转化体现在对产品、服务和市场的创新和变革上。企业通过对市场需求和消费者行为的深入洞察,不断推出新的产品和服务,满足人们不断变化的需求和期待。

总的来说,创造性转化是一种重要的文化现象和创新模式,它通过对传统的重新解释和改变,推动了文学、艺术、科学和商业的发展。在不断变化的社会环境中,创造性转化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可以帮助人们应对挑战,实现个人和社会的发展目标。

2. 创造性转化要素

创造性转化是一种重要的创作过程,涉及对传统元素的尊重与保留以及对新创意的引入和创新。这两个关键要素相互交织,共同构成了创造性转化的核心。

首先,对传统元素的尊重与保留是创造性转化的基础。这意味着创作者在创作过程中应该对历史和文化进行认真思考,而不是简单地进行复制或者刻意抛弃传统。尊重传统要求深入理解传统元素的内涵和背景,从而能够在新的语境和背景下赋予其新的生命。这种尊重传统的态度反映了对历史和文化的珍视,同时也为创作者提供了丰富的创作素材和灵感来源。

其次,引入新创意则是创造性转化的另一个重要因素。通过创作者的独特视角和当代审美,传统元素可以被赋予全新的表达形式。这意味着创作者需要在尊重传统的基础上,结合自己的创意和审美观念,将传统元素进行重新诠释和重构。新创意的引入不仅能够使传统元素焕发出新的生机和活力,也能够使作品更加具有时代感和个性化。

综上所述,创造性转化包括对传统元素的尊重与保留以及对新创意的引入和创新。这两个要素相辅相成,相互作用,共同推动着创作过程向着更加丰富和多样的方向发展。通过尊重传统并赋予新的生命,以及通过引入新创意进行重新诠释和重构,创作者能够实现对传统的创新和发展,同时也为文化的传承和创新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二)作为设计资源的中国年文化

受后现代主义、资本主义商业化发展以及建构主义等思潮的影响,文化被理解为一个可阐释的、被生产的、不断变化的话语创造过程。[12]从文化生产到文化工业,再到文化产业,文化被视为一种产品,而创作者则是文化的生产者。这一观点突出了创作者对文化产生的主体性和创造性。创作者通过对传统的重新演绎和创新,创造出新的文化产品,从而推动了文化的发展和变革。这一过程不仅仅是简单地复制或模仿,而是对传统的选择和重新解读,是一种创造性的转化过程。

文化资源是艺术家进行创作所需的重要资源。文化资源包括传统、历史、文学、艺术等方面的遗产和资料。从文化生产和文化产业的角度来看,受后现代消费文化的影响,文化产品通过全球市场日益呈现出多样化,在当今商业化的文化生产中,决定文化产业形态的重要特征,都变得短暂易变、不再鲜明。然而,伴随这种趋势的发展,在对待文化资源和自我表达形式等方面,不同社会中的不同群体和个体,表现出巨大的差异。[13]在全球文化经济的背景下,面对这种趋势,决策者已将鼓励文化产品的多样化当作一项主要的施政目标,同时,他们也在努力提高消费者的评鉴能力。

文化产品的多样化离不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艺术家通过对传统元素的灵活运用和重新演绎,可以创造出具有新意的作品。设计作为一种艺术创造行为,包括设计主体、设计行为、设计对象这三个基本元素。设计对象即被设计物,既依赖物质(材料)或非物质来源,其自身也可能成为被再次设计的资源。因此设计资源的作用过程也可以看作一切过去和现在的文化存在被资源化和再资源化的过程。

文化资源在被整合后附着在新的设计作品上,资源与作品的联系在表层一般呈现为视觉元素,但其实资源已经在设计行为的作用下发生了各种变化,这些变化是资源促进设计发展的能量,是设计资源特有的属性提供的。

如今的设计师通过对传统艺术形式的重新解读,在作品中融入当代社会的话题和情感,从而使作品更具有时代性和吸引力。又因设计作品与日常生活的紧密关系,反过来无形中影响着人们审美与文化观念,所以设计在文化生产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成为服务文化产业的重要力量。

中国传统年文化可溯源至上古,当时的人们创造出多样化的艺术形式,流传至今积累了深厚的文化底蕴。中国年包含了众多的文化符号,如春联、年画、门神、鞭炮、舞龙舞狮等。这些符号不仅具有独特的艺术价值,还蕴含着深刻的文化内涵,体现了中国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祝愿。中国年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代表之一,在当代文化创意产业中占据着重要地位,其文化符号与民俗传统为创意设计提供了丰富的资源。

中国年文化的独特性为设计领域提供了丰富的创作资源,同时也为创作者带来了更高的设计要求。因此,当代设计创作者应从多角度深入挖掘历史渊源和文化符号,准确把握传统年文化的意蕴内涵,通过传统文化资源的创造性转化,创作出具有深度和内涵的作品,传达出设计价值与文化意义,展现出中国年文化的独特魅力。在这个过程中,设计师不仅是文化传承者,更是创新者,为中国年文化赋予新的时代内涵,推动着传统文化的发展和传播。

(三)中国年文化符号创造性转化途径

1. 传承与衍生

随着社会的发展与生活方式的变迁,大众在春节团圆、旅游,通过各种方式欢聚与放松,却逐渐忽视了 “年”这一中国传统节日在维系民族文化象征和文化传承可持续发展中的重要作用,逐渐淡忘了“年”民俗传统和对“年”的敬畏之心。近年来虽然全国各地在过年期间都会举办庙会、赏灯等各类民俗活动,但总体而言,现在的春节活动很多流于形式,比如很多地方举办的庙会活动最终只是商品销售市场,商品同质化,没有特色。只有形式的外壳,缺少植根传统文化的传承,浮于形式的热闹难以引起人们内心的认同和血脉感。传统“年”文化唯有以包容的“心态”再次激活人们心中尘封的精神认同、价值认同,才能在新时代得以创新性地发展和传承。[14]

在中国年文化中类似于剪纸、年画等文化符号,随着当代生活方式、居住环境和审美情趣的转变,逐渐成为一种边缘的文化土特产。但是类似于张贴年画这种仪式习俗不应该随着生活方式的变化而消失,而应该通过现代设计的手段使木版年画等手工艺更符合当下的审美,在现代生活中焕发新的活力。“中国年”这一富有时代性和延展性的命题引发设计师对木版年画的全新思考。设计师通过产品创意思维,提炼出相关符号,将其转化为视觉图像,同时结合当下的设计元素,对年画进行创意制作,重新激发年画活力(图3)。木版水印技术是中国雕版印刷术的巅峰,即使今天面对现代化大机器生产的挑战,木版水印也由于其技术闪光点而具有不可替代的价值。[15]挖掘年文化内涵通过现代设计手段进行创造性转化,无论是对年画民俗还是传统木版工艺来说,都共同完成了传承与焕新。

2.解构与重构

在创造性转化的过程中,解构与重构是一种富有创新性的实践策略与方法。这种方法的核心思想是对传统元素进行深入的分析,打破其原有的结构和形式,提取出其中的核心特征和元素,然后与现代元素进行重新组合和构建,形成全新的视觉形象或设计作品。

十二生肖文化是我国传统年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非物质文化中的瑰宝,在不断的发展传承中凝聚了丰富的文化内涵和艺术特色。在我国传统文化的发展传承中,关于生肖的起源在当今学术界一直没有明确的定义,其由来以图腾崇拜说、干支纪年说以及民间传说三种论断为主。图腾崇拜是早期原始社会的一种宗教形式,十二生肖作为一种图腾崇拜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对促进人类社会进步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干支纪年说将十二生肖与天干地支联系起来,通过两者结合来记录与干支相匹配的某个年份,同时也用来表示人的出生年份;民间传说将十二生肖作为一种信仰,与自身出生年月相结合来测算性格、年运等,并逐渐在民间形成了一种象征吉祥的符号,同时结合民族特性形成了一种艺术形式,并在民间广为流传。[16]

十二生肖的每个动物都蕴含着一段古老的神话故事,带有独特的神秘性,每个生肖图案都以其独特的形态和鲜明的个性,展示了中华民族传统民俗文化的魅力。凤翔泥塑十二生肖拼版积木产品(图4)在对年文化中的生肖文化背后的文化内涵和审美价值解构分析后,提取凤翔泥塑吉祥纹样与色彩体系,融合了镇宅驱邪、纳福平安的吉祥寓意,将传统民间美术凤翔泥塑审美风格与十二生肖形态识别文化内容相融合重构,在儿童游戏的过程中实现教育及美育功能,打破传统十二生肖表现形式的束缚,赋予生肖元素乃至民间工艺新的生命力和活力。

3. 融合与碰撞

在现代社会,人们对于艺术的追求已经不再是简单地模仿和复制,而是更加注重个性化和创新性。在追求艺术创新的道路上,融合与碰撞是一种极具活力和创造力的实践策略与方法。这种方法强调将传统元素与现代元素相互融合,通过它们之间的碰撞激发出新的火花和灵感,形成一种新的艺术风格或表现形式,从而创造出既具有传统韵味又具有现代感的作品。

在中国年文化中饺子可以说是北方年夜饭中的“主角”。包饺子是一项全家齐上阵的活动,调馅儿、和面、擀皮儿、包,甚至捏褶儿都各有分工,最终合成一幅其乐融融的场景。《包罗万象》系列文创作品以提升中国年的吸引力为基础,脱离商品的单一层面,在挖掘阐述年文化的同时,为其注入新的艺术观念与当代故事,以满足当代人的情感与消费需求。在这一系列中,饺子这种年节传统食品,是温暖而柔软的,玻璃这种艺术形式,又是通透而坚硬的。作品提炼的饺子形态元素与现代设计造型的结合,打破传统表现手法的束缚,使年文化与手工艺碰撞出新的艺术形式,更符合现代人审美需求。


TA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