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创
视觉前沿
  投稿:uban@foxmail.com

春秋战国服饰——深衣与胡服

iuben 网络整合 首页 > 摄影 > 国风非遗   添加收藏

春秋战国时期的服饰属于汉服,为汉族传统服饰中的一种。包括比较具有代表性的是深衣,其次是与中原人宽衣大带相异的北方少数民族服装:胡服。



  受当时政治、文化整体影响,百家争鸣,儒家提倡“宪章文武”、“约之以礼”、“文质彬彬”。道家提出“被(披)褐怀玉”、“甘其食,美其服”。墨家提倡“节用”、“尚用”,不必过分豪华,“食必常饱,然后求美,衣必常暖,然后求丽,居必常安,然后求乐”。属于儒家学派,但已兼受道家、法家影响的苟况强调:“冠弁衣裳,黼黻文章,雕琢刻镂皆有等差。”法家韩非子则在否定天命鬼神的同时,提倡服装要“崇尚自然,反对修饰”。《淮南子·览冥训》载“晚世之时,七国异族,诸侯制法,各殊习俗”,都比较客观地反映出当时各国服饰审美的真实特点。



  袍的款式有三种类型。


  第一型后领下凹,前领为三角形交领。两袖下斜向外收,袖筒最宽处在腋下,小袖口。此型尺寸较小,比较实用。


  第二型两袖平直,宽袖口,短袖筒。后领直起,前领为交领(三角形)。衣身较宽松,为罩于表面的袍服。


  第三型长袖,袖下部呈弧状(袖下面的弧线称为“胡”,据《后汉书·舆服志》说它是仿效牛的颈项下有垂胡之形而设计的)。衣身宽松,有华贵的风度。此种款式至西汉仍继续流行。



  以上三种类型,均为交领、右衽、直裾式,上衣与下裳连为一体。另外观察长沙战国楚墓出土帛画人物与木俑,尚有衣襟右侧向后身呈三角形延伸的曲裾袍式,实物于湖南长沙马王堆一号西汉墓有所发现。


来源:阅读原文

TA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