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创
视觉前沿
今天1月14 周二  投稿:uban@foxmail.com

非遗进校园,传承中华文化之美

iuben 网络整合 首页 > 文旅 > 国风非遗   添加收藏

非物质文化遗产绵延中华文明传统,是联结民族情感、维系国家统一的传统文化资源。非遗融入现代学校美育教育,让学生可以直观生动地感知非遗,体验传统文化精神,是探索中国特色美育教育的重要实践。

四川省成都市较早就在所属的学校中开展“非遗进校园”工作,2014年成都市委宣传部、市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市教育局、市文化局联合实施“非遗传承进校园”示范活动,并授牌成都市第一批“非遗传承基地学校”,成都市所属的学校围绕“非遗传承基地”展开工作,将非遗融入学校美育教育。

崇州道明竹编是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崇州中小学校积极将竹编融入学校教育,道明竹编代表性传承人丁志云、丁春梅父女积极支持和参与“非遗进校园”的教学活动。2016年崇州中学被授予成都市“非遗传承基地学校”,邀请丁春梅在崇州中学举办竹编讲座,此后丁春梅父女也一直受邀,在成都高校和中小学校进行竹编讲座和竹编技艺的教学。为了让学生对于道明竹编有更生动和全面的认识,他们创办的“丁知竹”竹编工艺坊成为学生的非遗访学基地。2024年以来共接待了30所高校和中小学校的访学,共计近3000名学生在“丁知竹”道明竹编工坊学习竹编。

随着道明竹编的影响力越来越广,近年来,越来越多省内外高校的美术和设计类专业的师生主动到访“丁知竹”道明竹编工坊,进行观摩学习。在最近一段时间,就有浙江师范大学设计与创意学院的产品设计专业、广西艺术学院设计学院的视觉设计专业和吉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的视觉传达设计系等多所高校艺术专业师生来到“丁知竹”,学习以经纬编织法为主的道明竹编基础编织技法。在掌握经纬编织技法的基础上,尝试穿插各种技法,如:疏编、插、穿、削、锁、钉、扎、套,进行大胆创新。在短期研学中,丁春梅将自己研发的新编织拴结的方法与高校师生进行交流,积极地将传统竹编技艺融入现代设计之中,大胆探索具有传统韵味的现代中国设计风格。

四川省乐山市的夹江木版年画同样被列入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名录。夹江木版年画代表性传承人张荣强致力于传统夹江木版年画的现代传承工作,他将参与“年画进校园”教学作为年画传承工作的一部分。张荣强在夹江第一小学、夹江英才小学等校开设了年画培训的课程,累计在校教学超过400小时。为了推动夹江年画重回生活,张荣强筹建的“大兴荣年画研学基地”作为中小学和艺术院校的非遗研学基地,至今已经接待了四川省内外大学生和中小学生年画研学3万人次。

在四川非遗进校园活动中,年画、泥塑、剪纸、刺绣、陶瓷、竹编、糖画、香囊、舞龙、大木偶、中国绳结、川剧脸谱、四川清音、川剧等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非遗项目进入四川校园,非遗传承人与学生们进行面对面的交流。学生们通过掌握非遗技艺,加深非遗体验、积累文化记忆,深刻感悟传统文化的博大内涵,自觉升华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家国情怀。

让学生从小接触非遗、理解非遗,从而真正喜欢非遗,打通和活化民族文化传承的“毛细血管”,必将强化青少年学生的民族文化认同,使他们更加积极地投身于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伟大事业中。

(作者为四川大学艺术学院教授)


来源:阅读原文

TAG: 非遗

25